一、设计理念

我们六年组教研主题是“品味特色,借鉴迁移,促进读写的有机结合”,承担的是对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有效性的研究。针对六年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我们采用以明确自学目标,围绕一个大问题指导学生做批注,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评价。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篇文章的亮点之处,就是作者的语言清新、自由,突出了乡村孩子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为此,我们确定要品味的那个“亮点”是童年快乐、自由,语言清新、自由。围绕一个大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这个亮点。在此基础上,借鉴迁移到写作,模仿作者清新、自由的语言,将课文中野炊时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二、设计思路

首先,我们为学生明确亮点学习目标:

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模仿作者清新自由的写作风格,写片段。

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后,抛给学生一个大问题:作者童年生活是怎样的?你是从哪指导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做批注。完成自学任务。

然后,围绕这个大问题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发挥教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交流环节主要分两个层次:

(1)小组内交流

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合作互助,才能取得小组的整体进步。因此,提出具体合作交流批注的方法:确定一人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完善各自的批注,并做补充。重点关注1、2号同学。

(2)全班交流

主要围绕这个大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批注自由交流,教师在适当时候做点拨和引领。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并把这种感觉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感受作者清新自由的语言风格。

三、一课多研,受益无穷

一讲由胡彦老师承担。胡彦老师重点明确了小组合作时的分工,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交流。课后,胡彦老师的感受是,这节课学生们比平时发言要踊跃,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有话题可说,教师喜欢整堂课由一个大问题统领的教学模式。这令我们感到欣慰,毕竟迈出的第一步方向是对的。但是,第一讲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在时间的控制上,还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师对文本的领会还需做到心中有数,文本中需要品味的点,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哪个点需要展开来交流,哪个点需要训练什么,哪些点不需要教师的赘述,等等,教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虽然让学生自由交流批注,但是教师的教也正体现在这其中,要做到收放有致,控制好课堂的节奏。本节课学生发言的比较松散,导致占用了后面练笔的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写片段,便到下课时间,对练笔的指导也就没有时间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