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着酒杯,果真里边也有一个小小的月亮,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微微地颤起来。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师:孩子们品出了什么味道?

生:甜甜的味道。

师:是呀,孩子无忧无虑,幸福快乐,所以他们品尝到的是甜甜的味道,假如此时你是一位流浪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你会品尝到什么样的味道呢?

生1:思念家乡的味道。

生2:思念亲人的味道。

生3:忧伤的味道。

师: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假如你是一位孤独的母亲,你多么盼望你的孩子能早日归来,多么希望你的孩子能平安顺利,此时,你品尝到的又是什么样的味道呢?

生1:是母亲思念孩子的痛苦。

生2:是盼儿归来的焦急。

生3:是对孩子的担心。

师:对,是母亲对孩子的一份深深的牵挂。所以,古人写诗,有的描写的是“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月,有的表达的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有的述说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在中秋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一个人品尝到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生齐:月亮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评析:有时候预设远远不如生成精彩,课堂教学往往会有灵感突发的一刻,当孩子们找到这一句的时候,我萌发了一种理解:月亮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境界,所以月亮也可以是一种味道呀。于是就有了孩子们这样精彩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