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区活动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在活动中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幼儿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机会,从而使幼儿独立、主动、活泼地学习。

2、数学是抽象的,它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建立在人脑中的一种抽象联系。数概念是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此,学习数学需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数概念。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识自然界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并通过这些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改造自然。幼儿期是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关键时期能得到科学的、系统的,并且具有个性化的训练,幼儿相应的数学能力也会得到理想的发展。而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学数学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3、区域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活动。它是在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环境中,由幼儿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在操作中学习,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新的、更有兴趣的、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区域活动的这种特性,使幼儿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周围的环境和人,成为一个有主见、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地向自己挑战的人。另一方面,促使幼儿能主动与他人(同伴、教师)建立联系。并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坚持或妥协形成一致意见,在分头行动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和分享。显然,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区域活动的理念,用到数学教育活动中去,向幼儿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能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摆弄、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这是集体数学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综上所述,我们将开展在数学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体性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一)数学区游戏的总目标

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区域环境,在丰富、多样的区域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活动内容来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动手操作获得有关事物的形状、数量及其各种关系等感性经验,形成初级的数学概念。

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同时养成会独立选择活动内容和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二)阶段目标

2002年2月—2002年7月:

1、在数学活动区,幼儿学习按物体的1-2个特征和量的差异进行分类、排序。

2、在数学活动区,通过游戏的操作,能将物体一一对应后进行量的饿比较,感知多、少、一样多,并能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或根据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自主选择活动区域,根据活动的需要拿取、摆放活动材料,做好简单的记录与讲述。

2002年9月—2003年1月:

1、通过游戏,能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或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观察、比较、判

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或通过幼儿之间相互的合作来寻找游戏的答案。

3、在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对游戏的掌握情况,自主的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的合作伙伴。

4、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能学习自己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能清楚的讲述自己操作的结果和结论。

5、在活动区中,幼儿能根据游戏情景,简单的讲出“这是什么游戏”“怎么玩”“还可以怎么玩”

2003年3月—2003年7月:

1、在区域活动中,掌握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能对区域中创设的各种形象进行顺数与倒数。

2、以各种形式的游戏,练习总数与部分的各种关系。

3、运用不同的立体实物进行结构活动,感性的认识它们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区别。

4、根据区域中所创设的环境与内容,能够形象的感知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并能通过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5、幼儿能自己根据活动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区域的活动要求和活动规则,并能在该活动区中自觉遵守。

6、在活动后提出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或者在活动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获得答案。

三、研究方法

该课题是在数学活动中进行研究的,根据研究内容,以操作法为主要方法,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科学经验总结等科学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在于把握数学特色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等问题,以便更好地为区域活动服务。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数学教育实施前后的状态,调查幼儿已有经验及发展水平。

3、观察研究法

观察研究法主要运用于活动中,观察其材料是否运用恰当,能否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是否适合各层次的幼儿,并结合记录、交谈等方法。

4、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则用于数学区角的设置、材料的更换等。

5、科学的经验总结

科学的经验总结用于各方面的研究,以形成关于“在数学区活动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的研究”的研究报告。

四、研究内容

1、有趣的内容、丰富的操作材料,有利于幼儿能力的提高。

数学区活动以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学习以数学概念为主,数学区给幼儿提供的是一些有趣的内容,丰富的操作材料。在传统集体教学中,一次活动也许只能使一部分幼儿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在区域数学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随时选择喜欢的游戏,以观察和操作等方法来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愉快。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和困难,还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使幼儿在一点一点活动中积累经验,获得进步。

2、创设开放性的区域数学活动环境

区域数学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开放性的物质环境,即是数学活动的空间、时间及操作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共享的。幼儿可以自由取放操作材料,随时改变主意,加入另一个区域活动。区域数学活动的时间段的时间是由幼儿自由支配的。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即区域数学活动中,幼儿的心情是愉悦的,情绪是饱满的,与同伴、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

3、区域数学活动中区域的位置

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数学活动场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区域的设

置很重要。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益智区、动脑区、生活劳作区、美工区、建构区、运动区等。将这些区域设置在活动室相对固定的位置。如:益智区、动脑区需要相对的安静,我们就把它放在活动室里;我们把运动区设置在活动室外的一块空地上,给幼儿足够的活动场地,让幼儿尽情游戏。另外,这些区域里有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摆放合理,适合幼儿取放。数学区域的内容根据幼儿的需要随时增补、精减。

4、区域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因此,在区域数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观察、了解为主,以鼓励、尊重为重。以间接指导为主,适时适度的指导为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1年12月—2002年1月(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

2、学习有关区域活动的文章和课题研究的资料。

第二阶段:2002年3月—2003年7月(实施阶段)

1、制定本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

2、对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增添和完善;根据每一阶段的计划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数学区域环境和活动内容。

3、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培养幼儿活动的自主性。

4、观察、记录,总结经验。

第三阶段:2003年7月—2003年12月(总结阶段)

1、整理有关研究材料、撰写研究心得和经验总结。

2、总结研究活动中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3、成果展示(游戏的照片、资料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