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怎样的创新能力?成了人们争论的话题。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活泼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我们应该力求在平常教学中挖掘一切能使学生主体作用形成的因素。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一、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 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孩子的心灵既复杂又单纯,期待着别人的关怀,渴望别人的尊重。教师要改变以往统治者的面貌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到师生关系的平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通过交流,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

(1)、直接的语言交流

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班级现状的看法;提一提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共同探讨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等。教师此时应是一个聆听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交流的地点可以选择比较轻松的环境里,如教室里、走廊上、花园中等。可以与单个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与几个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形成一种民主的气氛。在交流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给学生以鼓励。

(2)、间接的文字交流

日记是师生交流的一个纽带。学生喜欢将自己的想法、苦恼记到日记当中去。教师通过写寄语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我班有个女生她将自己生病的秘密记到日记中,并表达了对服药的厌恶,表现出对前途的悲观情绪。看了她的表白,我在日记后批上“平静地去面对生活,努力去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至少还有许多关心我们的亲人、朋友,至少我们的心中还有美好的理想,相信快乐的一天终会来到。”第二次日记交上来之后,我发现在我的评语后又多了两行工工整整的字:“老师,您给我的评语,我反复读了几遍,您的话我已铭记在心,谢谢您对我的支持……”当然日记仅仅是一种练笔,一种交流的工具,一周只能写2-3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否则会适得其反。除此之外,像平常的作业都可以成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3)、参与活动的交流

教师既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也要深受学生的喜爱,让他们感受到亲切与和蔼。所以教师不妨深入到学生之中,参与他们的活动,课间或活动课上,与学生下下棋,打打球,跳跳皮筋等。这样既增进了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又为学生如何安排课间活动作了示范。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