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低段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大邑东街小学 张建

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重视。传统的阅读教学一般都将学生课外阅读的起步期定在小学三年级。那么,在小学低段是否也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呢?如果可以,又将怎样组织和引导呢?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在小学低段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不仅可行,而且效果十分显著。

一、加强课外阅读实践,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意识到:生字,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之反复见面,才能真正变成熟字,进而才有可能举一反三地运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生字,用生字,使“识字”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巩固了识字教学,还能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兴趣。

(一)阅读课外书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4――6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会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但开始时,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分层要求,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优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复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读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读,不求快,但求读音准确;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这一过程既巩固了生字,又能促使优生提前识字,积累语言,保证了“下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二)读背古诗识字。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千古佳句。尤其是其中的五言、七言诗,既简洁明快,又琅琅上口,易于记诵,学生爱读、爱背。虽然“好读书,不求甚解”,但读、背古诗的过程亦是积累语言、认识汉字的过程。古时蒙童入学,必先背韵文,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我倡导学生在课外多读诗、多背诗,并通过每周一次的“古诗擂台赛”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兴趣。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一期下来,多则能背三、四十首,少的也能背十二、三首,不仅在班集体中形成了浓厚的读诗氛围,而且反馈到课堂上的效果也非常之好。教生字“及”时,便有学生说:“这是‘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及”,教“高”字时,学生亦能随口举例:“危楼高百尺”;“众鸟高飞尽”……既加强了语言的积累,又巩固了生字,还能提前识字,可谓“一举多得”。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街道牌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仅商业步行街短短几百米街道上,便有“东京快车”、“布衣族”、“怡华“等上百个汉字);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利雪梅”、“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外扩字量也相对增加,此时适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将会加强学生对所学汉字的掌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首先在班级建立图书角,组织同学交流家中的课外读物,并先后组织了赛诗会、朗诵会、读书比赛、故事会……不但使学生将所学的汉字得到巩固,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较快的发展与提高。主要措施有:

(一)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我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把中午和下午的活动课时间都留给学生自主阅读,同时,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限制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也使学生的阅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孩子们一下课便三、五成群地读书讨论,自习课做完作业后,总是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可以看课外书吗?”阅读的范围更是广泛:《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唐诗三百首》、《奥特曼》、《谜语大全》等,阅读课外书已成了孩子们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间的竞争

我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组建课外阅读小组,自己命名并列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每天的课外阅读课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还定时展开评比,设立了“课外阅读小组加油站”。如:每个小组读完一本书,便加一桶油;某组中的组员背完了三十首古诗,该组加一桶油……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使“读好书,好读书”成为习惯,并蔚然成风。

(三)引导学生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

在教学中,我坚持“三圈相集合”的原则,即课文为一圈,引申、延伸为一圈,课外读本为一圈,三圈呈同心圆,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如学习了生字“鲸”,便让学生交流自己对鲸的了解,孩子们便主动地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相关的资料,认真阅读,以便于讲给别人听;在阅读“鲸”的资料的同时也读到了其它有趣的知识;学习了白居易的《草》,教师便补充全诗,并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朗读、背诵白居易的其它诗篇……这种延伸和拓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他们甚至自觉地在课外去寻找有关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学了《小壁虎借尾巴》便讨论各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学了《要下雨了》便交流下雨前还有什么现象……

(四)编写手抄小报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编写手抄小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寻找资料的兴趣,还有助于引导他们将读到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建构起自已的“知识树”。如:学完了“春”这个单元,便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制作《春天》手抄小报;学了儿童诗,便指导学生制作儿童诗专版,可以是教材中的原诗,也可以是课外书中的诗歌,还可以是自己创作的诗歌,学生兴趣盎然,争相展示自己的创作。

三、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尝试“习作”。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我还力求以各种形式开拓学生视野,加大知识迁移的力度,使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不断扩展,在创新教学中培养出真正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了谜语,猜谜语,同时还要尝试编谜语;儿童诗读得多,学生自己也想说,也想写,因此教师使引导学生仿写。如读了《风》一诗后,在读、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当我看到___的时候,我就知道___”。学生积极地展开讨论,踊跃发言:“当我看见蒲公英的籽飘散的进候,我就知道风来了”、“当我看见窗帘鼓起来的时候,我就知道风来了”,此时,教师适时点拨:“风来干什么了?”“风来作客了”!“风来参观了”……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自己说的“诗”仿照原诗的样子写下来。其中杨镒豪写的《风》先后发表在《大邑报》、《大邑教育》上。又如:读了《摇篮》,学生也想照样子说一说,畅所欲言,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如牟耀伟说:“图书是摇篮,摇着字宝宝,手儿轻轻翻,字宝宝睡着了”。

现在,我班有四十多个孩子能坚持写日记,阅读课外书并仿写小诗。为以后的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使孩子们找到了一块学习语文的新天地,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浓了,语言也日益丰富。一年级结束时,便汇集“出版”了一本班级作品集--《小脚丫》,受到家长、社会和教师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