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面积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 、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第七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2、板书

二、课堂练习

1、填空

(1)3米=( )分米

(2)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5)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

2、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形宽40米,长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 )

(4)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 )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 )

3、完成课本第86页练习二十第4、5、6、题 。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87页7、8、9题。

1、第7题。

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进行说明,引导学生找出喷洒地面的长和宽。

2、第8题。

第(2)小题是关于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从三个方面就进行比较

①含义:一个是面积大小,一个是长度长短。

②图形。

③具体数量:面积时16平方米,周长是16米。

3、第9题。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帮助解答。

板书设计:

1、面积的意义。

2、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意义不同;计量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面积单位的进率: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测量土地的面积常用公顷、平方千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 1平方千米=100公顷

6、面积单位间的转化: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