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以教材为凭借,引领学生观察大象化石,了解发掘经过,在现实基础上大胆推测,合理想象,培养创新精神与想象能力。

在把自编故事与课文故事对比赏评中,领悟科学假想的一般方法,感受作者的想象合理﹑严密,描写生动形象,培养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

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化石和黄河象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年老师兼任你们的科学课,在科学课上老师发现你们非常喜欢动物,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动物的图片,它只是动物的骨架,你们能看出这是什么动物的骨架?对,这是黄河象的骨胳化石。(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齐读课题,你们知道黄河象名字的由来吗?(黄河流域)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最后一段)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这头大象在黄河流域出土,“出土”是什么意思?(因为不同原因被埋在地下,经过许多年又重见天日,就叫出土。)

3、过渡:这头黄河象化石出土时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被埋在地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黄河象。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认真听,评价同学读的情况。

5、黄河象的化石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出土时他是什么姿势?(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第八自然段)齐读该段。

过渡:二百万年前的一天,这头黄河象遇到了一件可怕的事,让他遭到了灭顶之灾,是件什么事?同学们请你自读2—7自然段。

6、这头黄河象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试着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板书)(找2、3名学生)

师:二百万前发生的事情我们都没有亲眼目睹,这个故事只是作者的推测,他为什么会推测黄河象是掉进了水里?(脚踩砾石、泥沙)

作者的推测有许多细节,如第二自然段: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这句话作者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推测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是什么?这个故事是作者合理的推测,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请你推想黄河象还可能为什么掉进水里?(赞扬)

7、同学们推想的很好,你们想不想在次欣赏这头两百万年前的黄河象,(出示图)眼前的黄河象给你怎样的印象?(高大)你真有眼力,到底有多高?你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看。(高4米,长8米)

8、与姚明作比较知道黄河象有两个姚明高,与教室比较,比教室高。

9、还有什么地方说明黄河象“高大”?(三米多长的象牙)黄河象除了高大,还有什么特色?请同学再读第一自然段。(完整)

10、这样保存完整的象化石是很少见的。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黄河象名字的由来,知道了化石的特点、来历、出土时的姿势,你能按另外的顺序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吗?

板书设计:

 特点:高大、完整

 来历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入淤泥——

 变成化石

 黄河象发掘

 名字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