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要求:

1.懂得这篇课文是以童话的形式讲明了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

2.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和认识年轮和树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3.练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掌握本课新学的词语。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老槐树讲的话中理解年轮和树冠的形成和作用。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是语言能力训练方面的难点。可以先指点后放手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

教学思路: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课堂上,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叙述顺序,知道文章的体裁是童话,懂得有关树木的一些科学常识。

教学中,要体现阅读课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把讲读课上学到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行阅读,初步培训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根据童话的表现形式,学生的兴趣,采用画图填空的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讲述的科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稍放手一些,通过点拨,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思考、讨论。

课后可布置学生到室外实践,具体观察认识槐树的树冠、凭借槐树树冠的茂盛和稀少辩别方向,以提高学生对课文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画有老槐树、小槐树、一截树干横截面的图片或投影片;指南针的实物或图片;几片槐树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请学生讲题目。

1.解释:悄悄话。(表演)

2.谁和谁的悄悄话?出示槐树叶认识。

二、根据问题,请学生读有关部分的课文。注意读准轻声字音。

1.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谁和谁的悄悄话?(读第1自然段)理解:悄悄——本文指声音很低。

2.课文具体讲了什么时候的一次悄悄话?(读第2自然段第1句)理解:晴朗——无云,少云。

吹拂——轻轻地吹动。

3.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一个内容是什么?(读第2—5自然段)理解:晃动脑袋——摆动,课文中指树的枝叶部份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沙沙——课文中指秋风吹得树枝、树叶发出的响声。

4.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二个内容是什么?(读第6、7自然段)理解:槐树的头发:指槐树的枝叶;树冠就是课文中的“头”、“脑袋”。

5.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三个内容是什么?(读8—11自然段)认识指南针,(出示实物或图片),谁知道指南针是干什么用的?哪国人发明的?(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出神——形容小槐树听得很专心、很有兴趣。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