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2、学生能够通过经历观察,提出假设和验证得出结论,用实验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养成善于猜测的习惯,增强肯与动脑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提出问题。

师:出示一个盛满橙汁的圆柱体水杯。老师很想知道这杯橙汁有多少?你能利用以前方法帮助老师测量出来吗?

生:(1)将橙汁倒入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容器内,测量出长,宽,高或者棱长,然后计算出体积。

(2)将橙汁倒入量杯内测量出体积。

师: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将圆柱体转化成其他的形体。如果是水泥柱子,轧路滚,还可以这样做吗?能不能有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出圆柱体的体积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体的体积。

师:大家猜想一下,圆柱体体积的大小会跟那些因素有关?

生:(1)圆柱体的体积会跟底面积有关。

(2)圆柱体的体积会跟高有关。

师:圆柱体的体积到底和那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我们不妨一起去研究。

二.尝试探索 推导公式

师:教师演示,将一个圆柱体沿直径纵切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重新拼成一个新的形体。大家动手操作,看能拼成一个什么形体,拼好的形体与圆柱体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能否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可以小组合作)

学生汇报;(1)分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等于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 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

师:谁的方法和他的一样。教师进行课件演示。

学生结合手中的学具再说一遍。

生:(2)一个圆柱体沿直径纵切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圆柱体的宽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半径,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X半径X高 也就是底面积X高

师:结合手中的学具将这种方法说给你老对听。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

师:用字母表示该怎样表示?

生:v=sh

师:结合公式大家想一想,要想求出圆柱体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底面积和高 半径和高 直径和高 底面周长和高

师;大家认真观察图形。把圆柱转化成近似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体积,底面积,高没变。 表面积,形体变了。

师:表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怎样计算?

生:用半径X高

三:运用公式 解决问题

1. 只列式不计算

2.想一想 填一填

把圆柱体切割拼成近似( ),它们的( )相等。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体的( ),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体的(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所以圆柱体的体积=( )。用字母“V”表示( ),“S”表( ),“h”表示( ),那么,圆柱体体积用字母表示为( )

3. 一根圆柱形的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4. 要想知道老师手中的水杯能装多少水,应该测量哪些相关的数据。说出你具体的操作方案。

5.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表示: V=Sh

师:总结提高:所有的直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

四:交流体会,总结提高

通过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