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千克与克的认识”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对质量单位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质量单位的开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同时为今后学习吨打好基础。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结合新课程理念,本课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重视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中教师多次为学生提供小组学习的机会。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操作实践的空间,也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他们都能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3、能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教学难点:

1克与1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份学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 认识克

1、出示1枚2分硬币并感觉其质量。

师述:我们每人桌上都有1枚2分硬 币,现在放在手上掂一掂,有什么感觉?轻得象什么?

2、简介天平及砝码。

师述:它到底有多重呢?我们要用一种精密的仪器 ——天平来称量。课件出示天平,简介天平和砝码。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