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感悟轻体验

我们知道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世界和认识世界,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体验,是他们学会待人做事,形成多元观、换位观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在强化体验德才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感受能力。但教师往往只注重道德观点的讲解和道德规范的掌握,不注意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很好地体验或没有体验到的事物,以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不会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体验,学会换位思考。

所以, 在教学中首先要多关心儿童的学习情绪,多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多创设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情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多层面、多途径地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其次应给学生充分展示情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教育回归生活,并不意味着教学局限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与重复,停留在学生原有肤浅的生活感受和认识上,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课堂上引导学生展示、交流、研讨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的再认识和进一步梳理、筛选、评价的过程,是不断情感体验升华的过程,学生在回味、感受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过程不是教师说几句,或几个同学的发言能够完成的,需要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和反复回味、消化,因此,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不同角度的去体验、去感悟。

四、重课上轻课下

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接触社会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认识课本中的生活与社会,而是他们现实的生活,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认识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生活就变得十分重要。但教师备课、设计活动方案,主要精力放在课上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似乎布置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