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参加安海镇第三届青年教师大比武第二轮课堂教学,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篇主体文章《山沟里的孩子》。这是篇叙事散文,用富含感情的语句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去上学的情景。颂扬了山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中,我一直把朗读贯穿教学始终,课堂上我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听范读,默读,自己读、同桌听读互评,读中有思考、以读促思,以读感悟。

教学开始,我出示一段山沟孩子求学道路的艰苦画面的短片,使学生了解到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的艰辛。在这过程中,学生对山沟里贫穷的生活唏嘘不已,对这群辛勤刻苦的山沟孩子充满了敬佩之情。接着通过老师有感情的范读来感染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学习活动中,我让学生跟山沟里的孩子作对比,促使他们“角色移位”,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山沟里的孩子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学习这些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中我主要抓住文中相对应的句子,设计了用四组对比句带全篇的环节,教师先出示一组,再让学生去找,不仅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还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得到了统一。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真实地看到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是怎样艰苦地学习,他们的心灵被强烈地震撼了。

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虽然本课教学以朗读贯穿课堂始终。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方式较单一。

2.学生在自学之后,理解感悟课文时,交流的方式比较单一,全班集体交流的时间较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法,还不够成熟,有些小组合作的效率不是很高,今后要注意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

3.老师说的过多,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对学生放手不够。

4.老师的点拨语、过渡语、总结语缺乏感染力,课堂中还需注入更多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