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成语教学

——我们的几个成语教学案例及其课后随笔

要得到提高,就必须打破创新思维的枷锁。——《律商》

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提倡让我们的孩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尽可能多地吸收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而作为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四字成语的教学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新契机。

以下是我们一段时期以来打破“惟一正确、从众心态、经验主义”等创新思维的枷锁,巧妙结合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程序,运用新理念创造性开展成语教学实验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课后随笔。

案例一:学过课文,试试你选择成语的能力,老师对你有信心

案例背景:

在学习苏教版小语第十册练习2上的成语之前,孩子们已经学过了《卢沟桥烽火》一课,对于所要接触的成语已经有了一个被j、约瑟夫称为“预先值”的心理铺垫。

设计初衷:

在成语学习和课文理解过程中,重视“三个维度”之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感情,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和对我军发英勇行为的崇敬。

案例过程:

1937年7月8日凌晨,日寇拉来大炮,向我军发起了进攻,他们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疯狂向宛平县城扑来,面对______的敌人,_______的炮火,我军官兵怒火冲天,因为他们想到了三千万被日寇欺凌的东北同胞仍在________、_________中,因为他们想到了日本鬼子大屠杀时,自己______、______的亲人。于是,他们______。______用子弹回敬了敌人的进攻。

战斗胜利了,宛平县城内的军民______、______,在这场战斗中,涌现了许多算得上______、______的英雄,也是人个时候起,所有中华儿女从此走上了_______的伟大历程。

(参考答案: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十冬腊月冰天雪地痛不欲生呼天喊地众志成城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叱咤风云顶天立地开天辟地)

课后随笔:

a、上个世纪那场战争对国人来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教育孩子记住这段历史是我们进行这次成语教学实验的目的之一。现在看来,效果不错,不少孩子对课文的认识又得到了加深。

b、在教学过程中,尚能始终遵循于永正老师提出的“重感悟重运用等原则,不要求孩子能够完全理解和说出成语的意思,而是通过文字的串连、课文的延续,理现历史,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个不觉得陌生的情境,让他们在顿悟的基础上,选择填空。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