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实际生活、图形)提供了有利于学生探索并理解反比例意义的情境,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反比例的过程。

教材首先提供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在比较探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第(1)题中,和一定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第(2)题中,积一定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两个变化关系不相同。其实,两个表中的直线和曲线直观地表示出两个变化关系的不同。同时,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直观、动态地体现了“成反比”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先鼓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与同伴交流,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初步感知这两个变化关系的不同,但是不必出现反比例的名称。

教材提供的第二个情境是,当路程一定时,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的变化关系;

第三个情境是,果汁体积一定时,每杯果汁量与杯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两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时间与速度的乘积一定;每杯果汁量随分成的杯数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每杯果汁量与杯数的乘积一定。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表填完整,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时间怎样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如:速度是原来的几倍,所需时间反而是原来的几分之一;速度是原来的几分之一,所需时间反而是原来的几倍等。学生的语言只要合理都应鼓励。进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与速度的乘积(路程)一定。接着再鼓励学生把杯数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杯数发生变化时,每杯果汁量怎样变化。如,杯数是原来的几倍,每杯果汁量反而是原来的几分之一;杯数是原来的几分之一,每杯果汁量反而是原来的几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杯数与每杯果汁量的乘积(果汁总量)一定。

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乘积一定”,而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探索并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谁随谁的变化而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变化过程中什么不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出以上实例的共同点,引出“反比例”。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成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乘积一定。进一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在这两个具体情境中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第二个情境中,如果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vt=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