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 “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中的相应题目。

1. 在动手操作、具体情境中初步感受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观察现象、解决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动手、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具体操作中感受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等量代换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1、每桌一张可折合八开的厚纸,右边厚纸上贴一个长方形(可贴左边的四个同样大小的直角梯形、可贴十二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左边厚纸上贴上同样大小四个直角梯形,六个同样的大小的三角形,而在另一个信封里放进同样的三角形六个。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生动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讨论: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石头与大象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这些石头重5吨,那么大象重多少呢?

师:同学们像曹冲一样聪明啊,因为当时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小曹冲的这种方法怎么样?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曹冲称象的方法是我们数学中一种非常巧妙、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吗?老师告诉你,这叫做“等量代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类似的问题。

师:同学们,这种等量代换的方法不但有趣、巧妙,而且在我们身边还经常出现呢?

教师(适时地出示10元钱的纸币):

师:比10元面值小一些的面值还有哪些?

生1:有五元、两元、一元。

生2:还有五角、两角、一角。

生3:还有五分、两分和一分呢。

师:说得真全面,那谁能拿出其他面值的钱币来换我这10元呢?

生争着来回答并出示钱币。

二、动手操作,感受代换。

师:“看得出同学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提问回答,果真厉害!你们喜欢拼图吗?今天我们就先来玩一玩拼图。你们可以用右面的梯形或者梯形和三角形去密铺左边的长方形,记住不要重复,不留一点空隙,要正好把长方形覆盖住,能做到吗?那现在就用行动来检验小朋友们是不是真的心灵手巧!”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