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小学的儿童,往往活泼可爱,天真烂漫,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我们不难看到,不少儿童进入小学以后,由于他们的探究欲缺乏适宜的环境,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培养,甚至受到人为的损害,于是他们很少提出问题,探究的火种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即将熄灭。可见,儿童的探究欲这种可贵的心理品质需要细心的培植和保护,才能成长壮大,促使儿童主动探索未知的王国。

品德与生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推出的新课程,将培养儿童探究的愿望和能力放到重要地位。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在“过程与方法”的分目标中指出,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综观品德与生活第一、二册教材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各册教材,我发现其中都贯穿了让儿童探索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体验的思想,特别是第四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二年级尚没有品德与生活教材,暂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长春出版社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思路是以探究问题为核心的(教材上提的是“研究问题”,这是人们常用的说法,便于学生接受,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研究的层次是很低的,让他们“研究问题”,重在让他们尝试“研究”的滋味,了解“研究”的方法,因此我认为用 “探究”一词较好)。三年多来,本人一直担任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对指导二年级下学期学生探究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谈谈我是如何指导二年级下学期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以就教于方家。

一、让儿童发现和提出问题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首先是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增强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和发现合适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不提出问题,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提出了问题,使得学生心智活动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促使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因此提出问题是探究问题的关键,我把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放到本册教学的核心地位。而解决问题是第二步的事情,相对来说处于次要的地位。

 (一)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思维发展水平有限,知识经验缺乏,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层次较高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要求为学生提出问题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激励他们开展积极的心理活动,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来。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主要有:

1、讲述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

小学生崇敬科学家、发明家,向往自己也能研究事物,能发明创造,所以他们喜欢听科学家、发明家小时侯的故事。于是,我在让学生提出问题之前,给他们讲述了一些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如牛顿有一次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提出了苹果为什么从树上往地面下落而不是往天空落去的问题,这个问题促使他不断地思考和研究,后来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在烧水时发现水开时壶盖不断地被掀动,于是提出:是什么力量掀动壶盖呢?他带着这个问题去研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激发了儿童提出问题的兴趣。

2、教师身体力行,亲身示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最好具有童心童趣,象儿童那样看待世界,探索事物,发现和提出儿童感兴趣的问题。为此,我处处留心生活,时时观察事物。在校园里走动时,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家里休闲时,在小区散步时,我经常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及时和学生分享发现的喜悦。如五月的一天早晨,我来到铜鼓路跑步,看到路旁有一棵火凤凰树开满了鲜花,于是我走近它去欣赏,结果发现有许多的金龟子爬在花丛中休息。于是,我提出,为什么金龟子喜欢在火凤凰花中睡觉呢?这天晨读之前,我将所抓获的金龟子和折下来的一丛火凤凰花带到二(2)班学生中,给学生讲述了自己发现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极大兴趣。

3、创设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毕竟年龄小,如果不创造必要的环境、氛围和条件,他们往往会觉得难以提出和发现问题来。我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到校园各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来。学校生物园里有个水池,里面有许多蝌蚪,许多学生都喜欢到那里看蝌蚪。于是,我专门带二年级学生到生物园观察蝌蚪,他们在看蝌蚪时非常兴奋,非常专注。学生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蝌蚪有没有耳朵?蝌蚪的头为什么那么大?蝌蚪为什么喜欢挨在一起?蝌蚪多久才能变成青蛙?……

 (二)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要让低年级儿童提出问题,就要考察孩子们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是在什么情况、情景下提出来的。我发现,儿童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生活实践活动、游戏、讨论、阅读等方法和途径提出的。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出问题。

1、通过观察提出问题。

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我经常要求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第一,观察要有目的有意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必须留心周围事物,观察自己的生活,注意人们的生活,观察自然界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风雨雷电……第二,要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去感知各种事物,发现问题;第三,在观察的同时要开动脑筋;第四,观察要坚持不懈。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越来越多的儿童注意观察生活,他们纷纷通过观察提出了问题。王美钰同学在下雨天捉到一个蜗牛,拿来认真观看,然后提出:蜗牛的眼睛在哪里?吴锦鸿同学平时喜欢到小区假山的水池边看蝌蚪,发现原来身体光溜溜的蝌蚪突然长出脚来,于是他提出,蝌蚪为什么能长出脚来?连平时不爱观察,不爱举手发言的同学也纷纷通过观察提出了问题。黄嘉跃同学在六月初的一天晚上突然被雷声惊醒,然后他提出:为什么会有雷声?四月的一天,陈崇钦同学在放学的路上,看到路旁葱绿的小叶榕树上有一些黄叶子,地上也落了不少黄叶,于是他想:春天为什么也会落叶?

2、通过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小学生认识世界,离不开动手操作和把玩事物。他们在各种操作活动中,亲身接触事物,了解事物的特性,把握事物的空间关系,因而容易发现问题。由此,我提倡儿童多参加健康有益的操作活动,如玩沙,玩石,玩翻牌,搭积木,做手工,同时注意探索和思考,提出和发现问题。肖逸东同学平时喜欢玩东西,甚至在课堂上玩东西。我就提示他,玩东西也能发现问题。一次,他在玩小玩具汽车时发现,把玩具汽车放在桌面上,用手指弹汽车的侧面,汽车落到地上时一般不会翻跟斗,而用手指弹汽车的正前面或正后面,汽车落到地上时往往会翻几个跟斗。由此,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贺俊彦同学一次在拍皮球时,他重重地拍球,皮球总落下来。他抬头看见天上的云朵,于是他想:皮球总是落下来,而天上的云为什么不落下来呢?

3、通过阅读提出问题。

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大多很喜欢看科学和生活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可能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我有时就让儿童在课堂上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然后提出问题。杨健同学在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灵芝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可以使人延缓衰老,于是他想:世界上还有哪些天然保健食品,也能使人延缓衰老呢?吴秋仪同学在看一本恐龙的书时,看到双冠龙的头上有两个冠子,她很奇怪:为什么双冠龙的头上有两个冠呢?

4、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提出问题。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做家务、种植花草、养小动物等。我经常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活动,为家庭、学校、社会做一些事情,同时留心身边的事物,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赵笛同学有一次发现别人家的花盆里放了一些石子,花照样长得不错。于是,她到学校快乐体育园找来一些石子,放进家里的芦荟花盆中。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芦荟长得更高大更嫩绿了,而没有放石子的勒杜鹃花没有多大变化。于是,她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花盆里放石子可以让花长得更好呢?

5、通过讨论提出问题。

小学生喜欢和小伙伴以及爸爸、妈妈、老师等人谈论他们知道的事情,讨论他们喜欢的问题,有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于是,我利用这一点,让学生通过讨论提出问题。有一次,刚下过大雨,学生们发现了好多蜗牛,于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论他们各自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象,热烈地讨论蜗牛的问题,思维越来越活跃。然后提出了他们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蜗牛没有腿,怎么走路呢?我看到一个蜗牛的壳破了,它依然还活着,还能爬,是不是壳对蜗牛不是很重要呢?我用手碰它的脑袋时它缩头,过了一会儿,我离开了,它又把头伸出来,难道它知道没有人吗?它能认出人来吗?

其实,学生提出问题,方法和渠道很多,比如通过做实验、玩游戏、看电视、外出参观、游览,都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是积极思考,最基本的方法是注意观察周围事物。

儿童提出的问题是他们通过生活和实践提出的初始疑问,不一定能找到答案。许多问题在成人看来显得很幼稚,不成其为问题,但从儿童的眼光来看确实是充满童心童趣的问题,很有探究的价值。他们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本身是十分有价值的,因为只有儿童头脑中有了疑问,才会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因此,提出问题本身就是探究,在提出问题时,探究早就开始了。

二、让儿童尝试解决问题

当儿童提出问题之后,当然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不过,在我看来,让低年级儿童解决问题,主要是尝试研究问题的滋味,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丰富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结果。在指导儿童解决问题上,我主要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问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探究欲强烈,他们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由

于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的限制,他们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提出的所有问题。在课堂内外,我经常引导儿童思考: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我们低年级儿童研究的问题应该是什么样的?经过讨论和思考,他们很快就明白自己研究的问题往往是身边的简单的有条件有工具研究的问题。

如杨健同学在思考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现在有多少个城市?

我表扬他善于思考,同时告诉他,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城市包括多个层次:直辖市、省会城市、地市级城市、县级城市,城市的标准和统计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解决这个问题对低年级儿童难度很大,建议他研究比较容易一点的问题,当然,如果他很感兴趣,也可以去查一查有关资料。

为了引导儿童提出问题,我设计了《我的问题》学习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从中选出他们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我经常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有哪些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多能熟练地说出解决问题的常见方法──观察、实验、思考、查书、讨论、上网、问人等。我让学生明白,光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就要思考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如何去做。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1、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这是儿童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感知觉获得事物的特征点和属性,亲身运用各种感官发现特定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因而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经常鼓励儿童运用观察来解决问题。朱天宇同学在看书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苍蝇的舌头在哪里?有一次,他在家里看到一只苍蝇在飞,就想通过观察来解决问题。他找来半只鸡腿,扔在离苍蝇不远的地方,过了一会儿,苍蝇果然爬到了鸡腿上。他仔细观察,发现苍蝇先把前腿搓一搓,就从头部伸出一根细长的东西,伸到鸡腿里,再搓一搓前腿,伸出这根细长的东西,不断地重复。他于是肯定地想:这根细长的东西一定就是苍蝇的舌头。他再通过查书验证,结果书上所说的苍蝇的舌头和他看到的完全一样。

2、通过查书解决问题。

书籍是人类知识经验的凝结和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写作手段和排版印刷技术日益多元化现代化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应有尽有,从中可以查阅到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信息。查书就是借用前人和别人的知识和智慧来解决问题。现在小学生普遍拥有较多的书籍,到图书馆和书店等处查找资料也相当方便,因此查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查阅书籍资料比较方便快捷,学生们普遍运用查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罗宇轩同学在抓蝴蝶时,发现手上留下了一些粉。于是她提出蝴蝶身上的粉是什么?她观察了好长时间也没能找出答案。就决定去书店里查书,她在书店里找呀找呀,终于在一本《动物百科全书》里找到了答案。

3、通过问人解决问题。

问人是在自己难以解决问题时寻求别人的帮助以获得答案的方法。我告诉学生,问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一定要在自己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法不能解决之后才去问人。另外,问人要问比自己更有经验和能力的人;当别人告诉你答案后,还要想一想他(她)所说的对不对,最好多问几个人来证实答案是正确的。许多儿童在自己难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经常运用这种方法。贺俊彦同学在看动画片《宝莲灯》时,看到萤火虫钻进宝莲灯里,在晚上闪闪发光,就提出一个问题: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他先通过查书,没有找到答案。于是,他想到了问人的方法。他先去问几位我校高年级的同学,可是他们也不知道答案。然后,他利用在小区里和小伙伴玩的机会问别的学校的学生。连续问了十多位学生,花了两天多的时间,都没有问到答案。有一次,他在小区里玩滑板车时,他想起了这个问题,看到一位中学生放学回来,就去他这个问题。这位中学生认真地告诉他问题的答案,贺俊彦高兴得跳了起来。

总之,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还有讨论、比较、操作、实验、调查等等。实际上,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不只需要一种方法,而是将多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思考,它一般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但许多方法都要和积极的思考结合起来。

 (三)指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尝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发现应该指导学生明白如下几个方面。

1、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

小学生很好奇,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对有的现象和情况来说,这是事物本来的性质、特点,是大自然的本来的机理,或是动植物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进化而成的。如陈崇钦同学在观察蝌蚪时提出:蝌蚪为什么会长出脚来?谢娇姝提出,老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我鼓励他们想办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告诉他们,不一定每一个问题都能找到答案,但是只要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就是很有意义的。

2、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我力图让儿童明白,很多时候解决问题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甚至会遇到新的问题。不能因为碰到了困难就放弃,而是要继续努力,想办法去解决。

我所设计的问题研究记录表,并没有要求儿童在一节课或一两天之内完成,而是给他们两三周甚至一两个月的时间去完成。这样,儿童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解决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儿童甚至发现了有趣的“捉迷藏”现象。一天,林润龙同学给我讲述了解决问题的经历。他说:“我知道人类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于是我想,是谁最早登上月球的呢?我通过思考、查书的方法来解决,我想啊想啊,还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里查了几天的书,就是找不到答案。于是,我干脆歇了一天。星期六中午,我没什么事可做,就随便翻一本《小博士》的书,突然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四)让大家分享解决问题的喜悦

儿童解决问题的收获不仅在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在于所伴随的成功体验和喜悦之情。我经常让解决问题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自己的兴奋和愉悦,然后真诚地予以祝贺,给予表扬和激励。我设立了最佳解决问题奖,还给研究问题表现突出的学生发祝贺电报。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我把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作为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课的核心内容,想方设法让儿童提出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提出层次较高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遨游在问题的王国里。经常有学生来到我办公室,告诉我他们如何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问题,经常有学生在走廊上兴致勃勃和我谈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们对探究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探究意识得到提升,探究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