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建家园平台,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而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例如:在前几天的半日开放活动中,我利用录象短片向家长展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的一些良好的习惯。像:早上来园后幼儿会自己主动地脱下外套,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规规矩矩地叠好放到衣服柜里;午餐结束后,能主动地把吃剩的骨头、枣核扔到垃圾箱里;离开座位时,会轻轻地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等等。通过观看,有的家长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是那么优秀。于是当我面对面地与家长就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幼儿在幼儿园里所学的内容及各种能力、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时,许多家长反映,孩子最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做,在家里却一点儿也不听话;有些孩子在家中什么事情都要家长帮忙做,对长辈不讲礼貌,但在幼儿园里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且做得认真负责,对老师特别有礼貌;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很好地吃饭、穿衣,而在家却做不到,都纷纷询问应该怎么办?于是,我对家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的女儿每次放学回家都要先看会儿电视才去写作业,有一次因为要看完“聪明的一休”而写作业到九点半。从那天开始,我就给她立下规矩,没完成作业不许看电视。一开始,女儿不适应,哭着闹着要看电视,要在以前,我会在她的哭闹下妥协,而这次,我坚持我的原则,对她说:哭也没有,闹也没用,妈妈说话要算数。女儿见这种方法不见效,只好乖乖地去写作业了,以后再也没有通过哭闹的方法来达到她的目的。我通过这个事例让家长认识到为什么孩子听老师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老师能够理性地坚持原则,不行就是不行,哭、闹都没用,而家长有时拗不过孩子,妥协了,放弃了原则,因此,孩子就越来越不好管。我还告诉家长,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要有一个经过,经过 21天后就初见成效,只要坚持原则达到3个21天,任何一种习惯都会悄然形成。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习惯还需要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来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交谈,使家长们懂得,教育孩子不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了,他们不再是一名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多年的工作使我懂得了班级的良好常规管理是建立在对幼儿的深深的爱的基础上的,因此,我在金城镇小学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就爱孩子和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做了汇报。

总之,班级常规管理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不是靠一时就能形成的。常规管理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还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继续不断地摸索和探讨,让班级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