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复训练 形成习惯,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培养孩子要有爱劳动的品质,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将玩过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子不会老师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示范。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的要求,使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力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常常要结合具体事物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洗手的时候我让幼儿边洗边念: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洗洗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间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每次洗手时,我都这样提醒幼儿,慢慢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不但完成了洗手的任务,而且还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平时,我还注重根据幼儿的行为和幼儿一起讨论制定行为准则。比如:一开始幼儿正在玩玩具,听到琴声要上课的信号时,大家就随手把玩具堆在桌上不管了,我看见后并没有强制让他们收拾,而是在活动中进行绘画时,我才有意识地引导小朋友说:哎呀,桌子上这么多玩具,怎么放得下本子呢?该怎么办,我们才能很快地画画呢?孩子们立刻说:把玩具收拾好!说完,他们纷纷动手很快就把玩具收拾好了。这时,我就趁势对幼儿讲:这样多好呀!于是我与幼儿一起制定了一条规则:老师一弹琴就立刻收玩具,玩完玩具要放回原处。一个个好的班级常规就这样悄然形成。

四、采用赞美表扬手段 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幼儿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幼儿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例如:吃饭时,当我看见第一个吃完而碗里干干净净的乐言时,我会说: “你们看,乐言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也不浪费,不挑食也不偏食。”经我这么一说,其他的孩子吃饭的速度加快了,而且没有一个剩饭的。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细小进步,他们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千万不要觉得就这么点小事就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这一点,有像划火柴,火柴刚划着的时候,人们经常要用手掌护着,因为,开始时火焰弱,经不起气流的冲击。如果一时没有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闪光。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个比较简单的能够回答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回答出来了,就要给予及时表扬。其中包括:举起大拇哥、眼神鼓励、拥抱一下等等。另外,如果一时孩子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进取心。比如,有的孩子穿了一件新衣服,我可以夸一夸他(她)的衣服;孩子理了发,可以说"今天真精神"。要知道,赞美会在人心里引起的是积极效应,这种积极效应会起连锁反应,也许就因为你的一句赞美的话,孩子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这一切又造成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了我表扬的契机。所以说,一句表扬或赞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许就是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形成孩子向上的良性循环,班级常规也会更加稳定。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