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孩子天生就有本能的模仿能力。整个幼儿时期,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孩子的模仿是无意识的,却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穿衣、吃饭、做运动、说话、唱歌、玩游戏等等,样样都是模仿的结果。老师的所作所为、说笑谈吐、脾气爱好等等,可以说都受到了世界上最严格的“监督”,最细微的仿效。做为老师,你要注意,在你的班里,就有这样一台台活的“录像机”,一部部会走动的“窃听器”,随时跟在你的身边!你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例如:在班里经常会有谁谁打人了,谁谁丢橡皮了,一个连一个地告状现象,刚开始我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表情严肃了,嗓门提高了,有时甚至大发雷霆,而我的声音越高,孩子们的说话声、吵闹声就越大,我感到我治班策略出了问题,后来我一改大声说话的方法,只是把食指放在嘴边轻轻地“嘘”一声,有的孩子看见后,也会采用这个手势,于是,多数孩子都模仿我的行为,很快,教室里就会安静下来。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老师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老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二、坚持原则教育,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也一样,不加引导教育,就会走弯路。学龄前的孩子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倾向,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教师就要及时加以阻止教育。郑奕小朋友有一次在其他孩子起来回答问题时,故意把椅子拖到了后面,致使这个孩子摔了个大跟头,而郑奕呢,却哈哈大笑。我严厉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并狠很地批评了他,让他在全体幼儿面前承认错误,让其他孩子来想办法怎样做。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如果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和他玩了。但几天后桌面游戏时,郑奕又犯错了,于是,我就采用了魏书生老师的冷处理隔离法来对待,终止了他的游戏,让他暂时离开集体活动或单独坐在安静的地方,让他反思反思。等他冷静下来再和他交谈,让他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该如何来做,就这样一步步逐渐改掉他身上的不良行为。我认为,在运用一些教育方法时,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因心疼孩子而心软,以免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反复训练 形成习惯,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培养孩子要有爱劳动的品质,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将玩过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子不会老师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示范。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的要求,使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力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常常要结合具体事物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洗手的时候我让幼儿边洗边念: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洗洗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间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每次洗手时,我都这样提醒幼儿,慢慢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不但完成了洗手的任务,而且还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平时,我还注重根据幼儿的行为和幼儿一起讨论制定行为准则。比如:一开始幼儿正在玩玩具,听到琴声要上课的信号时,大家就随手把玩具堆在桌上不管了,我看见后并没有强制让他们收拾,而是在活动中进行绘画时,我才有意识地引导小朋友说:哎呀,桌子上这么多玩具,怎么放得下本子呢?该怎么办,我们才能很快地画画呢?孩子们立刻说:把玩具收拾好!说完,他们纷纷动手很快就把玩具收拾好了。这时,我就趁势对幼儿讲:这样多好呀!于是我与幼儿一起制定了一条规则:老师一弹琴就立刻收玩具,玩完玩具要放回原处。一个个好的班级常规就这样悄然形成。

四、采用赞美表扬手段 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幼儿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幼儿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例如:吃饭时,当我看见第一个吃完而碗里干干净净的乐言时,我会说: “你们看,乐言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也不浪费,不挑食也不偏食。”经我这么一说,其他的孩子吃饭的速度加快了,而且没有一个剩饭的。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细小进步,他们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千万不要觉得就这么点小事就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这一点,有像划火柴,火柴刚划着的时候,人们经常要用手掌护着,因为,开始时火焰弱,经不起气流的冲击。如果一时没有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闪光。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个比较简单的能够回答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回答出来了,就要给予及时表扬。其中包括:举起大拇哥、眼神鼓励、拥抱一下等等。另外,如果一时孩子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进取心。比如,有的孩子穿了一件新衣服,我可以夸一夸他(她)的衣服;孩子理了发,可以说"今天真精神"。要知道,赞美会在人心里引起的是积极效应,这种积极效应会起连锁反应,也许就因为你的一句赞美的话,孩子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这一切又造成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了我表扬的契机。所以说,一句表扬或赞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许就是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形成孩子向上的良性循环,班级常规也会更加稳定。

五、创建家园平台,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而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例如:在前几天的半日开放活动中,我利用录象短片向家长展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的一些良好的习惯。像:早上来园后幼儿会自己主动地脱下外套,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规规矩矩地叠好放到衣服柜里;午餐结束后,能主动地把吃剩的骨头、枣核扔到垃圾箱里;离开座位时,会轻轻地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等等。通过观看,有的家长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是那么优秀。于是当我面对面地与家长就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幼儿在幼儿园里所学的内容及各种能力、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时,许多家长反映,孩子最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做,在家里却一点儿也不听话;有些孩子在家中什么事情都要家长帮忙做,对长辈不讲礼貌,但在幼儿园里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且做得认真负责,对老师特别有礼貌;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很好地吃饭、穿衣,而在家却做不到,都纷纷询问应该怎么办?于是,我对家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的女儿每次放学回家都要先看会儿电视才去写作业,有一次因为要看完“聪明的一休”而写作业到九点半。从那天开始,我就给她立下规矩,没完成作业不许看电视。一开始,女儿不适应,哭着闹着要看电视,要在以前,我会在她的哭闹下妥协,而这次,我坚持我的原则,对她说:哭也没有,闹也没用,妈妈说话要算数。女儿见这种方法不见效,只好乖乖地去写作业了,以后再也没有通过哭闹的方法来达到她的目的。我通过这个事例让家长认识到为什么孩子听老师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老师能够理性地坚持原则,不行就是不行,哭、闹都没用,而家长有时拗不过孩子,妥协了,放弃了原则,因此,孩子就越来越不好管。我还告诉家长,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要有一个经过,经过 21天后就初见成效,只要坚持原则达到3个21天,任何一种习惯都会悄然形成。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习惯还需要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来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交谈,使家长们懂得,教育孩子不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了,他们不再是一名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多年的工作使我懂得了班级的良好常规管理是建立在对幼儿的深深的爱的基础上的,因此,我在金城镇小学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就爱孩子和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做了汇报。

总之,班级常规管理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不是靠一时就能形成的。常规管理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还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继续不断地摸索和探讨,让班级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