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在教材的编排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买电器”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进行学习。在教学时,我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获得数学体验。我一改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把获取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问题解决"三个阶段。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们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体现生本的理念“先做后学”,达到“教少学多”、“无为而为”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有以下成功之处: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仅仅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电器的情境,我巧妙的联系我们完小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情境:“我”喜迁新居,准备添置一些电器,想从国美电器城购买……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进入这个情境当中,为“我”出谋划策,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2.以学生的需求出发,激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全心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十分有利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我要学”。

3.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到“新的数学知识”的提升。

教师适时地给予引导,既体现学生数学经验的再现,也体现数学知识的提升。两者有机的结合,数学课堂才富有生命力和活力,才会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满足学生需要。

不足之处:教师不善于倾听,这样就无法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常打断学生的发言,不给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另外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够,不能把课中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