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1500首《咏柳》诗称著淮上并让我瞠目良久的杂体诗人李保才,被一个极为寻常的木本植物牵动诗人如斯瀚海般汹涌的文思灵感,涌起浪叠千层没有重复语句的诗篇来,真叫人不可思议。我也曾为保才这咏柳巨作做出过提议,以为当今诗词界没有谁能达到这个无论产出数量还是诗艺水平都堪称一流的杰作,不妨去申报一项世界吉尼斯记录之最,不知后来诗人申报了没有?

岂料前不久保才又把他的同一题材倍加的三千首香山红叶新作捧给我,说要结集出版时,我顿然觉得不可思议已不足以表达我的惊忡,简直难以置信了。这个李保才,是什么人?怎么会有这么如渊薮般深不可测的诗的容量?莫非他那心底私下里开了一座诗的加工作坊,设备精良,工艺先进,成批量的产出,以致库房堆不下了,才如涌泉般朝外喷吐。倘如是,说是“诗才”,已恐难达意,此非“鬼才”莫能为也!这更让我确信,若将此红叶三千首作为世界吉尼斯之最申报,定然成功且毋庸置疑了。

有诗人云:所谓写诗就是等待峡谷蔷薇花瓣掉落的回响,如果以此论及保才的三千红叶新作,那得要等候多少时光?要掉落多少蔷薇花瓣?但这些在保才那里都已经不存在了,保才自身就是加工蔷薇的高手,那纷纷掉落的花瓣无一不是从他的笔端滑出,飘飘地,落满崖谷,落出一派烂漫的嫣红。

带着搜寻的惊奇走进保才的《香山红叶》,目光在那红云弥漫重峦叠嶂的字里行间游离,去捕捉并细细品赏那一片片嫣红与鲜丽的美妙,间或还可以拾到飘散出的淡淡的清新与浓郁的幽香……

《香山红叶》三千首,每首均为七言四句,按古诗词格律分当属七绝。一个香山红叶的七绝,竟然写出没有重复语句的三千首,一万二千行,怎不惊世骇人?尤为震撼的是,三千首诗的每一首都以“香山红叶” 四字做为藏头,固定不变,休说前无古人,敢问当今泱泱华夏诗群,除了诗人李保才,还有哪位诗人挺身说他也能做到?

这不是刻意溢美,就藏头而言,李保才理当堪称一流行家自荣,能写藏头诗的诗人词家不在少数,但能写出规格谨严、文采飞扬者并不多见,历数诗人多年来无以数计的藏头之作,仔细品嚼,用“藏头无痕,优美流畅” 八字概括,亦算精准恰当。正因藏头诗自身的个性局限,诗人在三千红叶诗里设置的四句藏头,岂不等于给自己挖掘一个“雷池”障碍,所有思维与运笔都得在 “池”中运作,不可逾越。即如一个人要过河沟,没有船,没有桥,只有一根竹竿,横在沟上,人从竿上踩过去,这难度该有多大?过一次两次三次或许勉强成行,而要过三千次,这还不涵盖每片叶子的词语组合,韵律填配。诗人李保才为什么为什么要给自己出这么大的难题,无疑于作茧自缚?我不得而知。我只猜想或许正是这样方显出诗人才情的深度,是对自己创造力的一种检测到展示。譬如鸡雏孵化,把壳啄破,生命就可破壳而出,显露突破的勇气与力度,当然也存在破壳不成招致扼杀的风险。值得赞赏的是,诗人李保才成功了,而且做得极为出色,香山红叶三千首,洋洋洒洒满目来,天下无双,绝无仅有。

“ 香磨秃笔阅苍茫,山遣风情流韵长,红种满坡收烂漫,叶消块垒意飞扬。”(第74首)且不说寥寥四句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帧别开生面的画幅美景,就词语的排遣也独具匠心,叫人眼眸一亮。诗人不说他的笔触究竟写下多少有关红叶的诗咏,却说笔磨“秃”了,谁磨的?被“红” 所磨。什么是诗?这就是诗,开头寥寥七字,就布设了一个迷蒙的意境,给读者多少回味不尽的空间!同时对词汇的转换也显露诗家的过人之处,“香磨” 的“香” 是形容词,诗人用到此处,便成了名词,做为主语,无主怎么能“磨” ?还有“红种满坡”的“红”也是化形为名的妙转。只此一字一词,足见诗人驾驭文字的功力。

不论是格律诗,还是新诗,善于创造一种绮丽意境的诗才是好诗。唐宋诗词中有很多是以意境取胜的。所谓意境就是诗人以意念制造的某种境界。“香槭风翻月弄辉,山霜洗染任秋吹。红光赋我三分色,叶里淘诗抱韵归。”(第820首)这里诗人制造的就是月夜霜冷的清寒意境,红叶依旧的阑珊秋色,给人享有诗韵浓郁的晚秋之美。诗中的“月弄辉”与“任秋吹”都是词语转换的经典,把“月” 与 “秋” 做为动态之举人格化了。尤其“月弄辉”的“弄” 字,倘诗人不照此说,而是“月洒辉”、“月吐辉” 的“洒”与“吐”固然也有动感,但比起“弄”字,其意境就逊色多了。

类似的诗篇还有“ 香自天心一点痴,山光枫色酿成诗。红霞煮韵染情艳,叶叶拾来系砚池。”(第698首)“红霞煮韵”不失为天籁异想;“ 香添心境月添闲,山胜春时百卉鲜。红炼霓霞化丹血,叶姿独领傲霜天。”(第1027首)一般诗人写此诗句,会将“红炼霓霞” 写成“红化霓霞”或“红润霓霞”等等也很不错了,而诗人李保才却以一个“炼”字,意境奇崛,界门大开。诗人的独到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香入芸窗梦不沉,山栌晓月惹谁吟。红霞捻作金丝线,叶借风霜系客心。” (第1234首)不止制造了幽静柔美牵人思绪的月境,仅“红霞捻作金丝线”堪称难得一见的绝句,奇思妙想,在下也算通读唐宋诗词三百首,尚未见到有此诗说。尤其“捻”字,极富动态,出神入化,熔金煅玉之笔也! “ 香露萦林分外娇,山晨起看有霞潮,红栌抱梦秋怀孕,叶欲投胎生嫩苗。”(第487首)秋是自然节令,居然可以如人一般怀孕;树叶是无生物,竟也能够投胎生育。饱读诗书数十年,还从未见过有此写法,新鲜!说李保才是诗坛“鬼”才,能属妄言?

纵观《香山红叶》全卷三千首,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写景,二是抒情,三是情景交融。

“ 香绕霞枝又示人,山风吹动也缤纷。红峰穿上新衣后,叶拜霜花认作亲。”(第864首)意旨写景,写的是浸染的红叶霜景;“ 香台陡步晓云开,山象蒸蒸入眼来。红透川原风正好,叶夺奇景不须猜。”(第1394首)写的是红叶烟笼的川谷秀色。诸如此等,皆为状物采景的不俗之作。

“ 香诱诗人采韵游,山空万类瘦清秋。红栌狂透青春色,叶落古今读作愁。”(第1577首)诗的主旨在于抒情,抒发的是诗人情怀,悲秋愁绪;“ 香心总是不成眠,山火枫生爱助燃。红任相思九天转,叶邀鸿雁带情还。”(第2030首)抒发的是诗人天涯阻隔的相思之恋。类此抒情,在整卷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 香伴夕辉鸟入林,山秋如火炼真金。红栌怕我归来晚,叶拽残阳不让沉。”(第2854首)比起单一的写景与单一的抒情又进一层,即有景有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这首诗的景是夕照晚景,情是诗人迟暮的喟叹,二者融合,化为一幅生动逼真的晚归图。“ 叶拽残阳不让沉”之“拽”,之“不让沉”都是踏破铁鞋难觅奇字奇句。诗人的妙手天成,确实让人佩服之至,只此一句休说淮上众多诗词大家难为,就算国内诗词界泰斗名流怕也少此天开异想。

“ 香岭一游势不凡,山鹰引路火枫鲜。红霞装裱秋成画,叶列行行我凯旋。”(第2908首)诗人以写烂漫秋景,藉抒志得情怀。“画由霞裱”也算是一箸匠心。

“ 香栌浓处把云烧,山染霞光卷玉潮。红艳一朝慷慨尽,叶归故土似含娇。”(第2199首)烟霞景致浮上诗人笔端,而怀旧思绪漫过诗人胸怀,这又是情景交融的经典范例。

无论是怎样的写景与抒情,三千红叶所表达的无一不是诗人李保才对于长天大地河谷川流山水人文自然景物的无限热爱与眷恋,对于心中所想意中所愿锲而不舍地执着追求;也表现了诗人受文学艺术熏陶不自觉地赋予了自己高尚的人格志趣和美轮美奂的精神操守。

此外还有不少诗人怀念故土乡情,眷顾相思姻缘,提升回报家国社会深恩厚德的正能量的篇目,散发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如饮醇酒般的浓郁,许许多多,就无法一一列举,给审美一个小憩之如何?

三千红叶,厚重的一卷,诗人立意思维的高远,诉景状物的宽泛,抒情达意的真挚,遣词运语的练达,都令人赞赏不已,有不少篇首中的绮词佳句都是诗人一家独创,别无他有,读来新奇鲜妍,惊夺眼球。当然似乎隐隐觉得三千首宏篇巨制,没有多少用典之处,而用典这在古诗词中并不鲜见,像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袁枚《马嵬坡》中的“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等等都不失用典怀古的名篇。我想诗人保才是诗坛高手,就凭这三千红叶诗,已卓见其手笔之宏伟,不会忽略用典的惯常,确实是受四字藏头的局限,无法再作理会吧!

三千红叶诗,妙句连连,随手翻阅,不时入目,脍炙人口。“香桂黄菊诗意深,山栌情老任霜侵。红颜相伴夕阳路,叶放余生一片金。”(第1304首)是为情爱信念的坚贞不渝;“香远俗尘与政声,山行为客忘营营。红标诗品更人品,叶寄高怀两袖清。”(第1829首)是为高洁风范的恪尽固守;“香浮桂树月弹琴,山洗枫栌霞映身。红印盖秋雁书写,叶随玉帝下凡尘。”(第1449首)是为寄思高远的童心不泯。尤其像“山裁霞袂瘦黄昏”、“叶偷霞色正阑珊”、“叶把相思片片缝”、“叶聚夕霞掌上流”、“叶共诗囊收晚霞”、“叶嫁诗心相与归”、 “叶里藏春诗有芽”……等等都不失为精妙诗句。这里尤为要提及的一首“香露凝霜晓日开,山秋一夜紫金裁。红枫怕变摇钱树,叶耻和珅去敛财”(第2427首)。红叶植物也要追随时代潮流拒腐反贪,一下把立意拔高,让人为之一震,是诗人的心裁奇诡。香香艳艳的三千红叶飘飘,汇成一卷巨珍《香山红叶》,无论是诗家或读者,都不妨读读这部巨著,前者可供诗词写作的借鉴,后者做为获取品赏的愉悦。

李保才是一个单位的首脑,日常事务缠身,怎么会有如此之巨的精力来写诗?答案不难找到,所有的好诗都是诗人休闲的即兴之作,李保才所以能把诗的产量推到巅峰之数,就是他并不刻意写诗,他写不起,他就是平日坐卧行走之间隙,加上休闲业余,将目力所触,信手拈来,即兴而吟,一挥而蹴,日久天长的积累,方得连天巨量的收获。

“ 香韵如潮月如船,山栌片片作诗帆。红笺假我九千日,叶写云章一万篇。”(第3000首)好大的气度与涵量!诗人都是疯子,李保才也不例外,香山红叶被他写到狂想之境,他感觉还没写够,还没写完,还要继续写下去,这里他已经用诗句明明白白告诉了读者。至于将来他还要写什么,还要写多久,我不知道,还是去问诗人的那支欲罢不能的如椽之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