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乘法引入(从加到乘)。

教材简析:

乘法引入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为解决相关的乘法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也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学生来说“乘法”这个概念较难建立,因此需要在大量的具体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图中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的意义做准备。

教学目标: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同数连加用乘法简便,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知道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几乘几。

3、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会对同数连加得到的和与乘式的积标出单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加到乘的过程,懂得同数连加用乘法更简便。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去发现、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迁移的能力。

2、体验探究数学知识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

通过同数连加引入乘法,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

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及新课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学的愉快,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说教学思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第一环节从学生的旧知复习引入,第二环节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究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第三环节是安排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巩固乘法的含义和读写。第四环节是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总结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思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引新,让学生亲近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概念的引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是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因此在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场景。“看,游乐园多热闹!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有坐碰碰车的,坐转杯的,还有划船的后,这时我再问“谁能观察的更仔细些?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从数量上观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碰碰车有6辆,每辆坐2人;转杯有5只,每只坐4人;小船有6条,每条坐3人;拿气球的孩子有4人,每人拿5只。最后再提出 “儿童乐园里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谁能试着提一个?”

二、探究体验,让学生经历乘法

第一步:建立乘法的表象,感知乘法的意义

通过看图提问和列加法算式解决问题,从中积累对相同加数相加的感性认识,为学习乘法作知识迁移。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会发现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烦了,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很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啊”的想法,这时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创造简单形式

来表示6个3相加。然后交流、评价各种写法,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乘法。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是在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第二步:介绍乘法算式和读法

学生在上面知道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表示比较方便,如何表示呢?教师讲解6个3相加,可以在6和3的中间写乘号,告诉学生×叫乘号,然后让学生观察乘号像什么,可能学生会说像错号,像汉语拼音里的x,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会说把加号变斜就是乘号。这样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深理解。接着教学乘法算式的读写法。6个3相加等于18,所以6×3=18。让学生试着读出乘法算式。

第三步:抽象概括乘法。

此步骤是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发挥主体图的作用,再次回到主体图,一起改写前面的加法算式,并重点说明什么样的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具体含义。最后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哪种写法简便。

三、应用拓展,巩固乘法的意义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概念被我们抽象概括出来了,此时须有一个及时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的知识在发展中飞跃,学生的能力在巩固中得到发展。我在这一环节主要采取直观反馈、推理判断等形式,巩固乘法意义。练习一让学生读一读,用于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课前我制作了卡片,采用“开火车”形式练习,尽可能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练习二让学生将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配对,并且提问:为什么6+6+5+6没有朋友,进一步巩固乘法的意义。练习三都是情景应用题,题1、2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情景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题3、 4、5让学生体会到几个几就是几乘几,学生不用通过加法算式,直接看图得出乘法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再次体会乘法的意义和巩固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四、课末总结,梳理乘法

课末小结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教师通过提问:“求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注意什么?按什么顺序读乘法算式?”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最后通过让学生自评、互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