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培养出了李云迪、陈萨、薛啸秋等钢琴“杰青”,但昭义教授在国内钢琴教育界的号召力一时无两。8月4日晚,当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将他请来广州与羊城琴童面对面,引发了大人小孩的“追星”热潮。

在这场音乐交流演讲会开场之前,羊城晚报记者得以向但老师请教,听他讲自己的某些“冷思考”。随后,记者再结合活动当中但老师对琴童们的点评,不难感觉到,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音乐教授,如此奔走忙碌,实希望为当前的少儿钢琴教育纠偏。

不想被叫成“冠军教练”

因为教出了一众有出息的“徒弟”,但昭义总是被人冠上“冠军教练”、“王牌教师”一类的称呼。对此,他连连摇手:“坦率说,我一点都不喜欢别人这样叫我。教了一个冠军,难道就代表个个学生都能夺冠?再者,我从小就是不太出众的人,不习惯引人注目。”

他说:“学生走上国际比赛领奖台,我幸福;不过,如果有更多孩子能通过学习钢琴而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我会更幸福。音乐的社会功能确实是很奇妙的,它作用于人的心灵,有着文字或说教不可替代的功能。用音乐净化了的心灵,我觉得它是不太会作出恶事的。”

反对“学琴越早越好”

但老师认为,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有机会接受音乐培养的孩子还是太少了!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学琴热”,应该继续发展,但一定要避免家长或老师强迫孩子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非每个学习音乐的年轻人都要以成为李云迪或是郎朗为目标。但昭义再三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放在钢琴教育的首位。“即使这些学琴的孩子以后不弹钢琴了,但他们有艺术的审美能力,能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成功。”

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也反对那种“学琴年龄越小越好”的观点。但昭义说:“学得太早,不仅使孩子过早地失去童年的快乐,而且他们的运动神经尚未足够发达,很难有效掌握,也会增加家长的负担。所以,最佳入门的年龄应该还是在5岁之后。”

技术征服乐曲并不够

考级,是当下少儿钢琴教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对此但昭义态度鲜明:“钢琴考级制,是对家庭式教学的规范化引导和检验,目的是促进孩子对音乐的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我坚决反对抱着功利目的去考级,并希望国内的音乐教师和琴童家长走出这个误区。”

但老师再三强调,不为钢琴而钢琴,不为考级而学琴,“钢琴艺术教育的本质是音乐素质教育”。他认为,考级本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让孩子们比较清醒地理解自己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在这个程度里面,自己完成的情况怎么样。而且它也不完全针对学生,还可以是一个评教评学的活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