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有一首诗,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读?(出示《春晓》)指名读

师:有想对他的朗读说几句的吗?

生:他读得没有感情。

师:我告诉你一个让别人喜欢你的方法。先说他的优点,再提出你的建议。

师:我也会读,听听我读得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师范读)

生:拖音了。

生:有停顿,有感情。

师:我在哪个地方停了?(学生发言)

师:会像老师这样读吗?看着我的手势(演示)学生跟读。

(师打拍子,生看老师手势进行停顿)

生:抢读(花)

师:嘘——

生:夜来风雨声,嗯。

生:声(拖音)

生先读好,再指名读,集体配乐读。

(点评:在学生聆听、读通读顺整首诗的基础上,老师的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平仄音律,音韵之美,学生的神情为之一振,老师一改传统的读诗方式,借助手语,引导学生“半读半唱”的吟诵,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刻被点燃了起来。)

师再次范读,要求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来思考。

生:老师读出了一幅画的感觉。

师: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呀?

生:花。

师:你一定知道那花的名字?颜色?

生:黄黄的迎春花。

师:还看到了春天里的什么呀?

生:春风春雨。(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生:我看到了春风春雨。(师夸奖)

生:我看到了小溪。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鸟儿在唱歌。

师:它的名字呢?

生:布谷鸟。

师:它是怎么唱的?

生:布谷在“布谷布谷”地唱个不停。

生:黄鹂鸟在“滴哩哩”地叫。

生: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师:“探”字用得好,给他掌声。

除了花、鸟、小草,还有什么呢?

师:(我要增加难度了,师指)那儿有一个池塘,春天的池塘里有什么呀?

生:小蝌蚪在自由自在地游泳。

师:我就是那小蝌蚪。(握学生手)你好,我是那蝌蚪!

生:你好,我就是那青蛙。(哇,你是我的妈妈!)(众笑)

生:我就是那春雨

师生口语对话。

师:(我又要增大难度了),听好(师做动作)蝌蚪游起来喽!(生仿说句子,师指导)。

生:青蛙跳起来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