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倾听是一种数学思维过程与信息加工过程,它与数学记忆、思考、操作、联想、想象、分析、判断、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紧密相关,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方法的掌握和思想的领悟等任务。数学倾听是听者与说者双方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心理会话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事实、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得到丰富与发展。那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倾听能力呢?

一、专项训练策略:在整体发展中提高倾听能力

听是复杂的智力活动的综合,它是人脑多种功能协调活动的结果。在听的过程中,人的大脑需要有高度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倾听能力的提高依赖于人的智力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就倾听培养倾听,而应在教育过程中综合训练、协同发展。

1.听算训练。口算分视算和听算两种。听算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因为学生在听算中,吸收的是声音信息,存留时间短暂,必须迅速对问题做出反应。听算中,要求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协调运用。我们往往看到视算中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有窃窃私语的现象,但当教师宣布开始听算时,教室里立即鸦雀无声,此时,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获取信息、专注地处理信息。这有利于倾听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对听算的要求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一年级时,刚开始我们以较慢的速度报算式,有的甚至报两遍,再过渡到只报一遍,并提高播报的速度。算式也由一步的加、减法过渡到连加、连减。反馈形式上也可以多变,如抢答、一生口答其余手势判断、记录得数后集中反馈等,以保证全体同学的积极倾听。二年级时,我们尝试采用口算接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即老师出一题,每小组 “开火车”式地用前一题的得数接着出题,学生既专注听题,又积极编题。到高年级,平时训练四则混合运算,我们也通过口述习题(如“四分之三与二分之一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学生记录再笔算的形式进行训练。循序渐进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提高了数学倾听能力。

2.听写训练。听写不仅是语文课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数学课中应当使用的一种练习方式。听写训练,听是前提,写是听的结果,只有听得准确,才能写得无误。听写时,对声波传递的信息,学生需要进行分析、提取、加工转化成数学符号并记录。这样的训练不仅对听的能力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都很有好处。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读写时,教师将一段包含多位数的故事以录音的形式播放出来:同学们都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吧。有一次,喜羊羊他们到郊外去野炊,走了 2700米的路,好不容易来到青柏山下,青柏山高1625米,山上有4008棵柏树。正当他们想坐下来休息,机敏的喜羊羊听到丛林中的脚步声,是灰太狼追来了!喜羊羊故意沿着去千松山的方向弄了些脚印。据说千松山上有3060棵松树。灰太狼上当了,走了9072级台阶,结果爬上了高1709米的千松山,却发现喜羊羊他们在五柳山的山顶对着他笑。这个故事让学生听两遍。第一遍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中的数学信息,第二遍记录故事中的6个四位数,并把它们写出来。在听写数的训练中,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数学表达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学习小数、分数、百分数时,教师也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安排这样的听写练习,不断丰富对数的感知,促进数概念的发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