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个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它怎么会太“容易破碎” 呢?学生通过学习不难发现是因为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等,致使生态灾害的形成。为了触动学生的心灵,我不仅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态灾害,还让学生观看视频,使他们很直观地感受到生态灾害的可怖,让他们很自然地想到我们必须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里我采用变序教学法,先让学生读、悟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作者的呼吁,明白我们为什么必须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之后再引导他们联系前文深入理解如果地球被破坏,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随后引导学生情境朗读,以激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为了让学生把这种意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便设计了“谈一谈:面对我们身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这一环节。但是,这堂课上完后,我没有丝毫的轻松感,反倒觉得非常难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课堂举手发言的人不多。我从自身找其原因,觉得是自己的引导不到位,激发得不够,导致学生都不敢放开来说。而且,我觉得在各环节的过渡上也显得不够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