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就是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复原。借助朗读,使语言中蕴涵着的感情出于口,入于耳,坚持朗读训练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真切而敏锐的感受,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应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感悟语境。

在指导学生朗读前,教师不妨用一些和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的录像、音乐、图片等,或者是让学生回忆过去亲身体验过的生活,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和理解课文,提前进入角色。如在教《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北方少雨,学生对雨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一课堂契机,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自己在雨中的情景。我曾看到过一些学生在雨中的情景,孩子们有伞不用,把皮鞋当雨鞋,在地上的积水快活地穿越,几尽疯狂的喊叫声,如果教师能将这一生活场景“嫁接”到课堂上,一定可以让学生重新体会到那种在雨中喜悦和兴奋的心情。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可以让孩子们读出情来。

二、感受课文。

学生在读到一篇文章时,难免会碰到个别生字词或读不准音节,课文读起来就显得有些生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默读、轻读等方法感受课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朗读的要求,当然也可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当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后能熟读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是孩子最自然地最原始的朗读,所以,不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情感去读,无论是对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方面,还是在理解课文方面都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回指导,学会倾听,对一些不好读的句子和生字词做重点指导。

三、感想语句。

每篇课文中,都会有一些不容易读的地方,特别是在读法的轻重、缓急、高低、停顿、断句等朗读技巧上,教师要做重点要指导。这些重要的语句往往能帮助孩子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要把这些句子或段落挑出来反复朗读,让不同的学生用自己体会的不同方法去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去选择哪种读法更好些,为什么要这样读,这样读后可以联想到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一些朗读好的学生的示范也很重要。如在教《花钟》时,对那句“睡莲从梦中醒来”,可以让学生对比几种不同的读法,然后让学生挑选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并说出理由。相信孩子们通过自己对课文的讨论和理解,一定会联想到夜是静的、梦是轻的,所以在读这个句子时,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把语速放得慢些、声音读得轻些,进而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读出一种诗意的美来。

四、感知全文。

首先必须指出课文是一个整体,只能读出好的句子和段落来是不完整的朗读。在学习并指导完一篇课文后,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通篇感知的时间,再次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一些重点的字词句,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语气转换等作“引导”。教师可以用手势,“陪读”等方法作强调,也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一点姿体语言。最好能选一些适合课文的音乐做渲染,调动学生的感官。但一定要注意配乐的用法,有些老师和学生习惯音乐一起就读,我觉得应该让音乐起来一小会儿后再读,利用这个时间,孩子可以很好地理解音乐,提前感悟,从而很好地把握课文,使音乐和学生的朗读达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学生美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学生一旦学会了朗读,就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将词汇会运用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