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12个零乱的小正方形

师:用这些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怎样拼?你能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出示:( )×( )=12。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师:这个乘法算式表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看看另一种同样一个算式的摆法)(一个算式对应一种摆法)板书:3×4=12

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学生可能会出现:2×6=12、1×12=12)

认识倍数

师:根据不同的拼法,我们得到了三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在3×4=12这个乘法算式中,我们可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板书这两句话。

师:根据2×6=12这个算式,你也能像老师刚才那样试着说一说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指名一人说)(对学生的回答肯定并给予表扬)

师:根据1×12=12呢?(指名两人说说)

师:数学上为了方便,规定在研究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媒体显示这句话)

[设计意图:倍数,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除法整除)来安排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冰冷的。如果能借助学生的操作和想象活动,唤起学生的“倍数意识”,自主建构起“倍数”的意义,那么学生获得的概念必然是生动的、有意义的,同时也回避了“倍”与“倍数”的概念纠缠。]

2.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12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还有哪些?你来说一个。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找到谁是3的倍数?(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15是3的倍数) (指名找几个)(板书)

师:这位同学也是想3乘一个自然数,得到一个自然数的。板书:3×( )=( )

师:这些都是3的倍数,有的大有的小,你能不能想个方法,从小到大依次找出3的倍数,谁能用算式表示吗?(写在纸上)

师:从小到大,你依次找到了哪些3的倍数?你是怎么找到这些3的倍数的?(方法一:加3加3;方法二:1×3=3、2×3=6……)

师:从乘几开始?找到谁是3的倍数?接下去呢?(课件依次出示乘法算式)

师小结:我们刚才从3乘1开始,依次乘一个自然数,得到的积就是3的倍数。如果我们继续找下去,可以找到多少个3的倍数?(无数个)我们可以用省略号表示。一般我们只需写5-6个,加省略号就可以了。

师:从小到大依次找3的倍数,这样非常有序。我们在找的时候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了。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是建立在一个乘法算式基础之上的,脱离算式,只看到一个数,要找出它的倍数,在学生初认识倍数后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找的时候缺乏方向性,可能找得比较凌乱。因此,在以一个算式模型来帮助学生掌握找的方法的同时,有意识地提出要从小到大依次找3的倍数的要求,使学生产生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意识。]

3.完成试一试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找找2和5的倍数吗?试一试。

师:这些2的倍数你是怎么找到的?(引:2你是怎么找的?接下来你是怎么想的?)(从2乘1开始,从小大到依次乘一个自然数)

师:为什么加省略号?

师:5的倍数有哪些?他把5的倍数找完了吗? 认识倍数的特征

师:为什么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时候最后都用省略号?(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板书:个数:无限)

师:既然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一个数的倍数有没有最大的?那一个数的倍数有没有最小的呢?我们看3的倍数最小是?2呢?5呢?所以说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谁?(板书:本身) 师:这就是倍数的特点。

4.巩固练习

判断:出示3个数:11,84,1,是不是7的倍数?

师:11为什么不是7的倍数?(引导想除法,看有没有余数)

师:84呢?(除出来的数是个自然数,84是7的倍数)

师:1呢?(7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1比7小,所以不是)

[设计意图:在教学倍数后设计这样一个练习,既巩固了对倍数概念特点的理解,同时又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作好方向、方法上的准备。]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表,校对。师:和老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交流:应付元数都是怎样算出来的?(出示:乘坐人数×4=应付元数)

师:你能根据这张表格,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倍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师:那4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呢?

二、认识因数

1.找因数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倍数,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因数。

师:在刚才的乘法算式中,我们还可以说,3是12的因数,

生:4也是12的因数。

师:根据2×6=12算式,你也能说说吗?根据1×12=12呢?

师: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也指不是0的自然数。(显示这句话) 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通过这3个乘法算式,我们找到了12的所有的因数,有哪些呢?(出示:1,2,3,4,6,12)

师:那16的因数,你也能把它们全部找出来吗?(学生独立找,指名板演) 交流:

师:找对了吗?

师:1,2是16的因数,接下来应该是3(不是),那3为什么不是16的因数?(出示:16÷3=5……1)

师:那1为什么是16的因数?(出示:16÷1=16)

师:既然1是16的因数,哪个数也是16的因数?

师: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能找到两个,也就是一对16的因数。(课件演示书写方法)我们只要一对一对找就可以了。

师:1试过了,接下去试几?(出示:16÷2=8)这里又找到哪些16的因数?

师:16÷4=4,找到谁是16的因数?因为两个因数4相同,所以只写一个。

依次出判断示:16÷5,16÷6,16÷7,16÷8=2,

师:要写吗?重复也就不要再写了,也不需要找下去了。

师小结:刚才我们是用16去除以一个自然数(从1开始试)等于一个自然数找到16的因数的,也非常有序。(板书:16÷( )=( ))

[设计意图:36比较特殊,1、2、3、4一直要试到5才发现不是36的因数,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的形成。又因36这个数大,因数也比较多,作为例题起点太高,容易遗漏,大多数学生有困难,失败了没有成就感。而试一试的反而简单,不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而16这个数的因数比较少,只需试到3就可以发现3不是16的因数,16的中也有两个相同的因数,只需些一个这样的情况。因此将试一试的16换作例题来教学,将36作为练习巩固。] 换成16,既有例题的功能,如,试到3就知道不行,两个因数4只要写一个4,较好地解决36带来的麻烦。]

2.完成试一试

(1)师:你能用寻找16的因数的方法来找找15和36的因数吗?再看看能不能像刚才找倍数一样找找因数的特点。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找的,36的因数为什么有9个,单数个)

(3)对比一个数倍数的特点,交流一个数因数的特点,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填表,校对。师:和老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交流:每排人数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你也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因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倍数和因数(完整课题)。能根据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用什么方法找?找一个数的因数,用什么方法找?找的时候一定要有序,这样才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我们还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的特点。(指名说说) 综合练习

过渡:老师要考考大家今天学得怎样了,能接受考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