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生活的划分是以自己的和他人的为界限的。凡是符合他个性的生活就是他“自己的”,便更具有积极主动性,投身之中以至于会达到忘我的境地。而不断更新的情境模式,就会促使他们采用新的方法去适应和控制环境,他们的主体性才会被发挥出来,潜能才会被挖掘出来。在为学生创设或组织实践活动时,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这项活动的目的性,而且要考虑这项活动是否符合儿童的个性,是否符合儿童的需要。只有符合儿童个性需要的活动,才可能使儿童具备主动积极的精神、愉悦轻松的心情。人的思维是伴着情感起伏而进行的,情感可以激励思维,也可以形成思维的障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游戏、竞赛、观察、操作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东南西北”时,我组织学生到室外去上课,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上的就是室外课,现在看见数学课也能到室外去上,自然是欢呼雀跃。我先从冉冉升起的太阳入手,让学生体会东面的位置概念,接着再教学与东相反的是西,面向东伸直双臂,右手指的是南,左手指的是北,这样,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左右”过渡,学生很快就弄清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又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操场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图,四个箭头分别指向东南西北,玩游戏的学生则站在中间的大圆中,老师喊“东”、“南”、“西”、“北”的口令,学生就向着那个方向的箭头所指的小圈子里跑去,谁最慢到达小圈子,谁就输了。这个游戏既检查了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又能反馈出每个学生的动作敏捷性,这堂课所有的学生都很投入,知识巩固率达到了99%,收到了室内课无法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