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比喻句,体会人物的形象。

一、出示比喻句: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在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呢?

(把刘伯承比喻成钢板)

——引导学生讨论:把刘伯承比喻成钢板,这刘伯承和钢板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相同处:刘伯承与钢板在剧痛前同样能不喊痛,

同样能一动也不动,

同样能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不同处:钢板没有生命,本身不会痛,而刘伯承是人,有血有肉有知觉,他所承受的痛苦是让人无法想象的。

——教师补充:刘伯承伤势的严重,手术的过程。

二、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1、学生找到那些细节描写。

2、创设情境,感悟人物形象。

师小结: 同学们,这是血肉之躯可以做到的吗?你可以做到吗,我也做不到,因为我们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可是刘伯承也是,他和我们一样也知道疼痛,但是他也知道还有比自己的痛苦重要千百倍的事情,那就是革命。他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就像一块钢板一样,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一般教学,我们就从文本入手,抓住句段组织学生研读,从中体会人物特点。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以文本为发掘点,就文本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凸显人物特点,效果较好。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的交流中进行,学生说的挺多,理解的挺好,总是缺少了一点火候,没有点睛之笔。于是在第二个环节的后部分,我填了这样的说话练习:

出示:

多么坚强的人啊,哪怕痛得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他还是( )。

哪怕痛得他手臂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还是( )。

哪怕痛得他把 把崭新的白垫单都抓破了,他还是( )。

哪怕痛得令一向冷傲的沃克医生都忍不住说可以哼叫一声,他还是( )。

学生在自己感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看法,每个回答都能体现“军神”的特点。整个说话环节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军神”的特点,说刘伯承是“军神”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