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啦》一课是在学习了气温、风的观测、风的形成、云的观测后又一项关于天气方面的内容。从知识系统性上看,此课与三年级下册水的蒸发及前一课〈云的观测〉的内容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课前有必要对这些知识间相互联系作深入的了解。

从学生方面来看,显然学生对神话故事里的下雨的伪科学性不作置疑,但是对下雨这一自然现象作出准确的科学解释仍有一定难度。考虑到学生可以用日常生活现象,运用已学过知识这些有利条件,来完成这一科学原理的构建。我是这样进行的:

(1)首先,从回顾生活中下雨的情景中说起。通过学生对下雨前、下雨时气温的变化的切身感受,明白高空降落的雨滴是温度低的,而地面附近温度是高的。其次对雨滴是液体,这种液体是由什么变来的进行追根溯源,从而推测雨可能是如何形成的。

(2)做模拟实验,更加深刻地构建雨的形成原理的模型。通过刚才的推测,并追问这样形成雨的过程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回答道:地面的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受热,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需要遇冷,随即师出示实验材料图,引导学生组装好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并提示需注意事项,提示填好实验记录单。

(3)解释雨的形成原因。有了之前的模拟实验作铺垫,我随即采用让学生边汇报我边画实验简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物质间的变化过程,再用此简图,回到大自然中研究雨的形成原因这个问题上来。学生的思维箭头顺着我的板书所指向的每种事物,使问题更加变得明晰,科学结论便近在咫尺。此时,结论不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种有针对性地联系生活、联系实验现象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尤为重要。

再来说说这节课上完后,个人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1.课堂气氛不是很热烈。学生还是怕说错,不敢于大胆地表达。语速有些快,感觉总是在追问学生。2. 对学生的评价做得不是很到位。在课堂上,我主要是采用单一的评价和小组整体评价。但是组内学生之间,全班内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评价。未能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3. 实验前的准备有些仓促,考虑得不是很到位。如一个小组的酒精灯灯芯火焰太小,还有三个小组未提供木夹,多少对学生的探究造成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