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推出的两会调查显示,与教育相关的话题关注度排名前列,留守儿童、学术腐败、校园暴力等教育议题引发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昨日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暴力频发与我国教育制度对人性压抑较重有关,青春期是叛逆期、骚动期,学生的个性、天性、潜能如果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就有可能以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暴力是青春期学生的一种非正常释放方式

去年年底以来,媒体接连报道了一系列关于校园暴力的事件,其中有的是学生之间的群殴、有的是针对其他学生的殴打和侮辱、甚至还有女生强迫低年级的女生卖淫。对此,胡卫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对人性的压抑比较严重,应试教育、高考唯分数论,抑制了学生个性、天性的正常发展和兴趣、潜能的开发,于是暴力就成了一些青春期学生的释放方式。

胡卫表示,除推进教育改革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外,应该加大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朋友,认识身体,改变闭锁心理,增加环境社会互动,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

可以先放开特大型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户籍

我国有六千多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儿童五分之一强。要解决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问题,为随迁子女提供教育便利显得尤为重要。胡卫认为,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解决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这显然是应当的,但特大型城市也确实存在人口、资源承载力的问题。所以,随迁子女的教育应当综合全面进行解决,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我去过上海周边的一个中小城市,发现它十多年中人口没有多少变化,可以把这些城市的户籍先放开。”胡卫说。

胡卫认为这么大数量的留守儿童是中国特有现象,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有父母呵护,即便出去打工,孩子也应该随着父母流动,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时候得到父母关照,应该鼓励这样一个观点,而不是把孩子与父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