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诗意。通过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激情导入

二、整体感知(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听录音自纠;重点检查。

2.自由朗读,重点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

3.自选一节读给同座听,纠错。

三、自觉指导1(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划出景物、人物和事件。

2.集体交流。对这些景、人、事你了解吗?

3.学生自由说,教师一一点拨

4.理清脉络:每节讲什么?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的方法,逐节读后划出。

第1节: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师播放四幅画面)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第2节:共同的家园

大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第3、4节: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投影展示)

第5节: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出示并提问: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

第6、7、8节:中华未来,少年开创

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问老师。指名小组,汇报朗读。师点评。

四、自觉指导2(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1.自由朗读,谈体会。

2.听录音,注意节奏和感情的处理。

3.四人一组尝试分角色朗读。

4.四位学生表演朗读。

五、当堂练习。

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科代表、大组长任男女领读,配《长江之歌》。

六、课外延伸

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分角色,表演朗诵课文。教学难点是学生要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以读带讲。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2、课前让学生大量查找相关资料,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

3、配乐的朗读。课前播放《我的中国心》,朗读中配上和谐的音乐声情并茂,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文本的情感氛围之中。

4、让学生人人都读,人人有体会,人人有收获。

5、尝试洋思课堂教学模式。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课堂密度过大,放不开手脚,自己讲授的过多,导致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2、给学生朗诵的时间不够充分。

3、教学重难点体现不明显。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更深入地学习洋思经验,研究学习洋思教学理念,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