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较之以往的语文改革是一种创新的理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它是语文新课标的精髓。但如何认识这一精髓并把它付诸于语文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

首先我们来看看自主、合作、探究这三个词。这三个词指的应是语文学习的三个层次,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的关系 可以是并列,也可以是层进。但不管如何,自主学习的基础地位是根深蒂固的。合作、探究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否则便是空中楼阁,虚无飘渺。有些语文课刚刚上课就让学生合作学习是不妥的,因为学生个体对于文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合作中必然会出现各顾各的局面,使合作流于形式。至于探究,那更是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一个高层次,因此,自主学习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关键。而且我还要在合作、探究两个词之前都加上自主两个字。即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当然也可合作探究,但必须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一切靠学生的自主。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悟自明。(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有了自己的感受,才能综合他人的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了自己的思考,才能辨别他人观点的对错。否则只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谈何自主?正因如此,我要在此谈谈我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以学生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从自主两个字看,即为自己做主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教参亦或其他人或参考的任何限制,只去阅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朗诵或默读,或浏览或细读都可以。这也切合了语文的实际功用。读出什么便是什么,语文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去读,实现其个体价值,发展其自主性和创造力。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作主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有人说语文课最好是“自助餐”,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二、在语文实践中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它植根于中国本土,是一门行为学科和人文学科。 开设这门课程, 不是让学生去掌握一门知识,而是要他们习得一种行为,即会读、会写、会交际,同时受到人类文化的熏陶。因此,语文课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充分让学生的得到自主的机会,有兴趣自主学习呢?现以我的一点体会求教于同行。

 1、教师自主备课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自主备课。这样教师有了自己的独特感悟才会区别于别人的观念,才会更容易理解学生的理解。过去很多年,语文教师受牵于教参,各种教案,思维受到束缚,教师本身没有任何创新。而且对学生的思维也加以束缚。教师不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也不敢说自己的一家之言,即便说了,也要加上一句:考试的时候不要按我这个说法答。现在语文改革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一定要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争取教学中的新突破。自主备课,教师自己阅读文本,没有任何约束,让自己的思维做主,纵横驰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包括对学生阅读的设想,都会在亲自阅读甚至是反复阅读中体会。这样就会在教学中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对自己的阅读体验也是一个提升。 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自主备课后去阅读一些参考、资料等,与教参、教案合作一下,弥补一下自主备课中的不足。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