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情境,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使其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

(3)培养学生想象、思考的能力及探索、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1)“过河”主题图。(2)“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0+2×6  12-35÷7

学生说完后,师归纳出: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情境引入

师:春天到了,春暖花开,正是春游的季节。(同时,电脑显示“过河”主题图)你们看,这些小学生正去春游,他们来到河边,准备坐船到河对面。

1、板书课题:过河

2、师说教学目标

三、探究活动

结合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到有效信息,提出核心问题:同学们要过河,至少需要几条船?

1、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汇报交流

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想法。

方法(一):25+29=54(人) 54÷9=6(条)

方法(二):25+29÷9

问:这样列式对吗?

第一种方法学生能根据题意讲明白自己的做法;第二种方法学生会利用已学知识,列出算式,但讲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4、验证

引导学生运用“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一旧知,讨论第二种方法的正确性,交流看法,从而发现错误的存在,加深对混合运算计算顺序的认识。

5、猜测、尝试

引导学生结合图意、思考,要使“25+29÷9”这个算式符合题意,你打算怎么办?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猜一猜。

6、介绍、运用小括号

在肯定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及时介绍小括号,让学生领会到小括号的作用。

(29+25)÷9

=54÷9

=6(条)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19“做一做”中的习题。

1同桌说一说计算顺序

2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算一算。

16+24÷8  30-6÷3

(16+24)÷8  (30-6)÷3

1比较每组题的异同。

2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异同。

五、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谈这节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P20练习三中的第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