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材第43—44页,例4,例5),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圆的面积,认识了圆柱并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应用广泛,又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并且立体图形的截拼是首次见面,把圆柱截拼成近似的长方体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既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新课标强调: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更好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一点点的实践体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将一个圆柱体铁块放入容器中。放之前,教师问:同学们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水从容器中溢出来。

师:观察得很仔细,从这一现象中你能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1: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生2:溢出了多少水?

生3:溢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少呢?

师:同学们都十分会动脑筋,你们想一想,溢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少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应该和放入的圆柱体铁块的体积相等。)

师:圆柱体铁块的体积是多少呢?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评析:本环节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动脑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注意在说猜想的时候要说明你的理由。

2、学生猜想、交流。

3、师:太棒了,你们不仅有各自不同的猜想方法,而且还猜想的有理有据。那么我们所猜想的这个公式是否可行呢?这还需要我们用事实来验证大家的猜想。

4、学生合作验证猜想。

(提出要求:验证时注意尽量减少误差,小组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交流。)

5、汇报交流:

师:刚才我看到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验证方法,下面大家就来说说你们的验证方法和结果,汇报时注意语言要准确,简炼,易懂。

(学生汇报交流。)

【评析:本环节鼓励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设计验证方案。这样的教学,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自己逐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方法,

(1)演示:取圆柱模型,先平均切成两半,再将两半平均分成多个小块。将两半模型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2)讨论交流,归纳公式。

①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高分别与圆柱的底面积、高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圆柱呢?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长 ×宽 ×高

圆柱的体积 =(半径×π)×半径×高

=底面积×高

④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圆柱的体积公式应该怎样表示?

板书:V=Sh

【评析:本环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及教师的演示,多渠道地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中。这种学习是非常有效的,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知道了怎样去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仅是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S=50.24平方厘米,h=8厘米

(2)r=2分米,h=10分米

(3)d=10厘米,h=12厘

(4)C=25.12分米,h=5分米

(5)S侧=314平方厘米,h=10厘米

2、比较练习:先计算,再找不同。

一根圆柱形钢材长4米,横截面的直径是2厘米,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这根钢材重是多少克?

(学生先试做,然后比较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不同?)

3、扩展练习:

将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立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试做后,出示对应图,帮助理解)

4、综合练习:请用不同的方法来做做看

一个长80厘米的圆柱形空心钢管,内直径8厘米,外直径10厘米。求这个空心钢管的体积是多少?

【评析:本环节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清楚,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所学内容,而且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评析:本环节是对课堂学习情况的全面回顾总结。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以及掌握了圆柱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通过组织猜想、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做数学”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以前教学时,往往是由教师告诉学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然后让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新课程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节课教学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所获得结论不是由老师告诉的,而是通过实践探索得到的,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反思如下:

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进行数学探究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探究空间,创设动手实践操作的条件,营造出探究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验证猜想,最后教师进行演示:把圆柱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接着让学生思考: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学生由于主动参与操作,就有了实实在在的空间体验,学习知识也就越有兴趣。

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新知识。

学生在验证猜想及看完教师的演示后,分小组进行了如下讨论:(1)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底面积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高有什么关系?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参与,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巩固新知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进一步加深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在巩固应用时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明确仅仅掌握公式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正确地使用计量单位。练习安排注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数学对于了解周围的世界和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节课在学生动手操作时,因为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以至于后来的练习时间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