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轻重》。本节课在学生通过对大小、多少、长短、高矮的比较学习较后,初步体验了对应比较的思想后,进行教学的。轻重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孩子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直接而准确的判断一些物体的轻重。例如把一瓶牛奶和一支粉笔的质量进行比较,大部分的孩子能马上说出一瓶牛奶比较重。这就是本节课学习的起点。

但对于一个刚刚走出幼儿园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能直接判断某些物体的轻重,是否就意味着他们已经了解并熟悉物体间的轻重关系了呢?答案一定是“不”。为此,我依据教材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预设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精神。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来比较事务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轻重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中介物体和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其中教学重点是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教学难点是通过等量代换能对三个物体之间进行轻重的比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目就是让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学生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索、练习中提升、回顾中总结这四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

情境中体验:我们班的何文聪同学和古茂城同学是对好朋友,上体育课的时侯,他们玩起了翘翘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们在玩翘翘板”“何文聪在下面,古茂城在上面”孩子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了翘翘板出现了不平衡,一头高一头低“老师,我知道那是因为何文聪比较重,古茂城比较轻。”孩子马上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至此,至此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就来学《轻重》这一课”

活动中探索::“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和一支铅笔”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此时认知矛盾的设计,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单用眼睛看经验估计这样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忽然一个孩子左手拿尺子和右手铅笔在手上掂一掂时,其他的孩子开始了关注开始了模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源动力来自模仿与创新”我想我的孩子们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如此,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一部分孩子的说自己的铅笔比较重,一部分说自己的尺子比较重,矛盾再一次出现。“同学们,你们除了用手掂一掂,之外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工具被顺理成章的引入了课堂,当我把铅笔和尺子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答案昭然若揭。此时的孩子已然体会到,当我们无法用双手很准确的感受出轻重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从而完成预设目标中的通过实践,让孩子体验具体比较轻重的方法。

练习中提升:数学练习题的设置讲究的是层次感,让优劣各异的学生都能在这节课学有所感,学有所悟。

练习题一,我通过课件出示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一个苹果和一个菠萝,让孩子判断,谁轻谁重。题目非常基础,难点却是如何引导学生表述清楚。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练习题二课件展示一个苹果和两个桔子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让孩子判断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谁轻谁重?此题的设置目的是帮助孩子体验比较时的一一对应关系,让学生通过简单逻辑推理来判断一个苹果比一个桔子重。

练习题三:课件展示两只螃蟹和一条鱼的质量相等,一只螃蟹和4只虾的质量相等,这三个量之间谁最重,谁最轻!这道题已经涉及到三个量之间的比较引导学生通过等量代换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回顾中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比较物体的轻重,除了用手用天平,还能想出其他办法测量出物体的轻重吗?本节课从问题开始,用问题结束,给孩子留下无限的思索空间“新的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本节课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推理,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使这群刚刚冒芽的小树苗能在我的抚育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