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老舍爷爷首先写自己对母鸡的讨厌,然后在对母鸡保护、精心照料小鸡雏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而感动,不敢再讨厌母鸡,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在学习《母鸡》一文时,孩子就曾为母鸡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老舍爷爷在写作方法上很有特色,彩对比的手法,先抑后扬,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透露着自己的内心情感。于是抓住这一线索,让学生在朗朗中找出关于作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学生抓住这两句话,分别找出了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和为什么不敢在讨厌母鸡而对母鸡肃然起敬的段落。

为了能让学生和作者一样能对母鸡产生敬意,我依然是抓住孩子的心理,结合孩子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同学们,如果在你的身边总是有一个人罗哩罗嗦,没完没了地讲一些无聊地东西,你会怎么样?”

“烦呗,还能怎么样,最想让它闭嘴!”

“如果有学生平时就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偶尔有点成绩,就在班里炫耀,这时的你又会有什么想法?”

“烧呗,唯恐全天下不知道他是谁似的,其实,令人讨厌……”

“是啊,这样的人很是令人讨厌。无独有偶啊,还真有和这样的人一样的动物,听……”(放了段母鸡的叫声……)

“这母鸡啊,也真是的,不就是外面过了一辆车吧,怎么就那么没有出息呢,叫个没完没了的,什么又跑到后院叫了,唉,大家不讨厌你讨厌谁啊?啊,现在它又去田坝去了,听,这是什么声音,如此哀怨,如此令人心酸,还是母鸡啊……让人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谁不讨厌你啊,母鸡,改改吧……它又在大声地叫,发狂了,不会吧?它又出什么事了……唉,原来是下蛋了啊……至于吗你,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有本事,别叫了连聋子都被你叫得回屋去了……”

这样的母鸡怎么能不让人生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和二自然段,独自体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母鸡令人生厌的?生自读后交流。

可为什么作者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

现在让我们来读那句话:“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这是全文中的一个过渡段,也是作者情感发生变化的根源。只要把这句话弄懂了,下面的内容就好办了。

“一群小雏鸡?它们的母亲是谁?都为它们做了哪些事情呢?”我提出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课文4--8自然段。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一下母鸡的可敬: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这说明什么?说明母鸡对待自己的孩子十分的负责任。是孩子们的好卫士。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也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地消瘦了许多。”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了母鸡的细心,为了孩子,宁愿自己挨饿受累。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这难道不正让我们感受到母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能让孩子吃得饱而表现得十分勇敢吗?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孩子能独立生活是每个做家长的最大心愿,教它们掌握捕食的方法是关键。母鸡妈妈不辞辛劳地教着孩子们。

母鸡用它最质朴的心,为孩子们付出自己的一切能不让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