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是把待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它使物体的属性具有了量化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体可测量的属性,如周长、面积、体积等。可以说,测量为数与空间几何之间的联系架构起一座桥梁。同时,测量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表述也提供了联系、应用其他重要数学概念的机会,如分数、几何图形特征等。因此,测量一直是各国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长度作为物体可测量的基本属性之一,既是测量教学的重点也是起点,它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对面积与体积测量的学习。因此,本次数学课程改革针对以往长度测量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

一、长度测量教学目标的变化

长度测量因其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一直是测量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以往教学中典型的教学目标就是认识长度单位、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会求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在该类教学目标的驱使下,长度测量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先给出标准的长度单位,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单位换算和周长计算,这很容易使教学的关注点集中于记忆长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和周长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从而导致学生对长度单位以及周长含义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例如,在完成“一张床长 2(),一个文具盒长2(),一本书厚2()”之类的练习时,不能正确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此外,长期以来测量教学对估测的重视不够,学生在描述物体的长度时,习惯于采用精确测量物体长度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有调查研究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显然,这与我们教学中过分强调通过计算或测量工具得到精确结果的取向有直接的关系。

针对上述长度测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长度测量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具体的调整。在以往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的教学目标。从上述教学目标的具体设置上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更加重视在测量活动中对测量过程的体会与理解。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