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联系诗人身世处境,揣摩诗歌语言,结合诗意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唐代由盛转衰,一场有名的战乱是分水岭,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

大灾难,当时各地是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期间,有一位老人流落到了四川成都

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草屋,暂时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场暴雨湿透了屋内的衣被,面对

漫天狂飞的茅草和破败不堪的草屋,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一部不朽的诗篇就

这样诞生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

建士大夫之家,他自幼学习刻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

受前辈诗人的称赞。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好友。杜甫三十五岁来到

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

饿死了,这苦难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

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

任左拾遗,因故被贬。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

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

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

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

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晚

年他流浪在潭州、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

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

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后抵达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

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他感到

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

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次年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