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教师都知道,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好的问题能激发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提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慢慢的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活动,是以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有效的提问、追问为前提的。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能推动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1. 备教材要“懂、通、透”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通”,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2.备学生要 “实”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 提问过程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反应应适当的追问。

运用重复、板书、提问、语音变化、手势表情、身姿体位等多种手段,对教学重点难点或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化。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追问。特别注意结课时的强化。运用口头语言(表扬或含蓄批评等)、表情、体态语(鼓掌、摇头、握手等)对学生的发言或行动作出评价,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反应或保持学习量。

三、合理调控课堂节奏与内容的走向。

根据课堂上不可预知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或做出取舍。大体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控制课堂内容的走向,不因偶发事件或枝蔓错误地偏离主航道。

四、如何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学生

首先,关照个别差异,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结构的研究,应坚持这样的基本思路: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构建一个能涵盖各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分析框架,并把众多的个体差异变量放到这个框架中加以分析,明晰每一变量的差异状况及其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同意义,进而形成学生个体差异的结构体系。这既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检视课堂教学的有效工具。要想处理好个体差异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具有相对稳定性,正是依据这种稳定性,我们才可能认识个体的独特性,将某个个体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才能预料某个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也才能据此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开展有差异的教学。

再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可变的,会随着学生活动性质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正是因为这种可变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才是可能的和有意义的。因此,准确地说,个体差异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其中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性本身就包含着量的渐变;可变性是绝对的,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个体差异不断改变、重组的过程。当然,具体到上述几个个体差异变量来说,它们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对而言,学习风格和潜在优势领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其他四个变量的稳定性则相对较低,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措施来加以改变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看到这些个体差异的可塑性,在适应的基础上努力追求超越,以促进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