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已有好几年的时间。最初,它以集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为一体的特点,很快博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几年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它更是被广泛地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优质课、公开课的评比,也大有非用之不可的趋势。

诚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这样:当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局限或弊端也会随之暴露出来。事物本身发展的两面性,使我们在享受科技文明带来的便利时,也应正视其弊端,寻找应对之策,才能使之臻于完善。

 那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弊端体现在哪呢?

从教师 (实施者)的角度说:

一、影响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个性化解读。很多教师,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的便利,不考虑教材本身的特点,逢课必用多媒体,于是一天到晚忙于制作或准备课件,出现了“备课=准备课件”的现象。众所周知,制作或准备一个课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有限的宝贵的时间大量地被运用于此,试问,他们还有多少时间用于钻研教材和解读教材呢?如此一来,结局可以想见,这部分教师往往只能照搬教参的观点或别人的见解,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

二、束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即兴发挥和师生的互动。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性化的,是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甚至碰撞的场所,这一点早已是人们的共识。然而,多媒体课件预先设计好了教学的每一环节,多数教师为了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只会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演示课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不断地点击鼠标,而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或自己思想上的“火花”漠然视之,错过了绝佳的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的机会,师生的感情交流根本就无从谈起。

此外,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还有一个倾向,就是教师制作或准备的课件贪多求细,从课题到教学目标到写作背景到知识点到设计的讨论题(含参考答案)等等,往往无所不备,因此一个课件,往往少到二十几张,多到五六十张幻灯片。面对如此庞杂的内容,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才能记住演示的顺序,否则会出现衔接不上、过渡不好的现象。可事实往往是,你用心记住了演示的顺序,却容易忽略学生的反应和自身临场应变的发挥,造成师生情感的纽带被割断。这样的语文课,没有了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还有什么意思呢!

课堂教学具有复杂和多变的特点。著名学者叶澜就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课件演示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珍视那些“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并以自己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感染和引导学生去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他们的情感体会,从而真正达到师生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课件只应是“出行时的指南针”,而不能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旅行图”。

三、影响教学工作完成的效果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很多意外情况的出现,都有可能使过于依赖多媒体辅助技术的教师无所适从或陷入被动难堪的境地,如:没电、电脑或投影故障等等。本人就多次见过因以上原因使学生不得不东奔西跑的现象,学生抱怨连连,教师手忙脚乱,“多媒体” 成了“倒霉体”。

另一方面,在制作和准备多媒体课件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如前所说的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个性化解读,同时还必然会占去教师批改作业或是从事教学研究、学习的时间,从而使教学工作的其他环节出现滞后或效率低下的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果刚毕业的教师热衷于此,危害更大。

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曾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也就是说,选择媒体必须遵循 “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