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史称三代,实际是三个民族或三个国家。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给它们分别写了《本纪》,在夏商周本纪以前,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为五帝。司马迁总结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然而他没有把禹算在五帝以内,因为禹恰好是由部落而转变为国家的领导人物,故他接着说:“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表明夏商周是三个原始国家。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五帝阶段是原始社会,夏商周是有民族有阶级的国家阶段,即奴隶主或君主专制的社会。西周以后经过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6-221年为战国时期)约五百年,不知经过多少民族战争、阶级斗争,然后到了秦汉统一时期。以后的历史,正如《三国演义》的作者所说:“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化、离合的过程中发展着。姓名学正像一根红色的线索贯穿着我国全部的历史。

公元前206年,秦王政以武力统一六国,他发布第一号命令:“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周天子只称“王”,《说文》也说“王者,天下所归往也”,以“归往”释“王”字,成王和周公也告诫他的臣民只称王而不称帝。但是周室东迁洛邑以后,他的权力日益下降,诸侯已不听他的话了。幸而齐(姜姓)桓公和他的大臣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获得其他诸侯的响应,团结起来,才打退了四边蛮夷戎狄的侵犯,维护了东周的统治。

战国时期,七国诸侯就更不听话了,权力已由诸侯下降于卿大夫一级,他们已先后称王。春秋时期的诸侯姬姓尚占多数,而战国时期“七雄”却没有一个姬姓的,他们都以氏称,如“三家分晋”、“田氏篡齐”,都以卿大夫的地位而成为诸侯国家。当时洛邑虽然还有“东周”、“西周”,却小如一个县而已。即使保留姬姓,已名存而实亡。

巫相王琯、廷尉李斯早已领会秦王的意思,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就这徉秦王政遂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了。他命令说:“联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不但这样,他还下令废除谧号。他的命令说:“朕闻太古有号无谧,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谧法。”天子自称曰联,他连“我”这一代名词也改为“联”了。根据秦始皇这番话,谥号是死后由大臣议定也是无可怀疑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