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画角,知道角有大小。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下面从本节课的精彩环节和不足之处谈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一)好的环节设计

1、设计三角板贴在黑板上,能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认识角的组成,能够展示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2、学生学具准备充分,如:三根铅笔,两个长方形纸条,一个回形针,一张圆形纸片,一个三角板。

3、让学生独立尝试画角,在教老师的过程中学会怎样正确画角。

4、两个长方形纸条做出的活动角很形象,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课件中真实物体中抽象出的角不是很明确,剪刀,书,五角星中有很多的角,要把所有的角都找到,并在图中体现,其中动作设置展现太快,没有让学生充分观察。课件中的角可以标上序号,便于回答。

2、在找角环节,不仅让学生说出来,还要正确指出来,在尝试找角的特点时,应该让学生多摸一摸角,说一说对角的感觉,学生因此会很容易找到角的共性。

3、角的大小认识,应该放在第二个信息窗中进行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存在问题,重、难点应该是学习角的组成、画法,正确辨认直角上面。而本节课利用了短短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直角,学习效果不好。

4、肢体语言的规范性,在体会角有大小时,我引导学生利用双手做边,头和身体做顶点,建立角的表象,并使角发生大小变化。这样示范角的大小变化会让学生对角的顶点不明确,更何况又是把两只手并拢,中间还有空隙,用此事例讲解,不贴切,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误解,可以伸出一只胳膊,肩膀为顶点,一侧身体为另一边;或者利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分开,分开肉的连接处就是角的顶点。

5、多使用正面性语言,这是概念性教学,应该实事求是学习新知,并能够很好的掌握。

本节课没有明确的小测,只把书中练习当成了小测,判断角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在练习最后一题时,个别学生没有看清图意,导致列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