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理解“纷纭、致密、韧性、磨炼”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第6、7、8自然段中选择段落背诵,体会野草象征的中国人民长期抗战、顽强不屈的信念和精神。

3、链接时代背景,通过对教材中段落的对照解读,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理解野草的象征义。

4、时空拓展,引发感受,深入领悟本文阅读的时代意义,在反复诵读中抒发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

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引导学生深层解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三、学习1至5自然段,感受种子的力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现代作家夏衍写的《野草》,看看他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

2、请同学上黑板听写词语(坚韧、韧性、超越一切、顽强不屈、能屈能伸、弹性)评改词语,相机指导提醒“韧”“顽”的写法。齐读词语,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指名概括两个小故事的内容

二、解疑探究,深入悟读

过渡: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命力,为什么会这么大?(相机板书:生命力)作者以小草发芽破土而出的历程向我们解读了这种力的本质,请同学们默读第六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圈一圈,划一划,作简短的批注,把你的理解写在旁边。

1、 交流汇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先读句子,再说自己的体会)

(1) 重点抓住“挺、钻、透、掀翻”的表达效果。如果我换掉这四个词,你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2) 抓住“如何重,如何狭”讨论

2、 师创设语境分组朗读;师引读生接读;想象读(不管大雪纷飞,它必定要——;不管电闪雷鸣,它必定要——;不管狂风暴雨,它必定要——)

3、 抓住最后一句话“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体会,结合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让学生体会反复手法的好处。

(1)为什么运用两个“如此如此”?有什么好处?

(2)指名读,评读,指导读,男女生赛读。

过渡:大家谈得非常好。此刻,老师不禁产生了疑问,作者为什么赞颂小草的力量呢?在文字的背后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呢?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文章的写作背景,谁来说一说?

1、 指名说,师总结

2、 听了背景介绍,我想大家的内心一定会有一些复杂的感受,请带着这份独特的感受自由读7、8自然段,你能读懂什么?

3、 汇报交流

4、 指导读,反复读(一读,二读,三读)

5、 总结:作者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战,齐心协力赶走敌人,另一方面作者也借野草的伟大力量赞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长期抗战的力量和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相机板书:赞野草 颂民族)

6、 文章带给我们的思绪是绵绵不尽的,那么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悟背一背6、7、8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生练背,展示背)

三、情感深华,拓展延伸

1、我们学过借物抒情的写法,比如春潮表示新生的力量不可阻挡;用日出表示光明一定会代替黑暗,用竹子表示刚正不阿有气节……

这样的写法叫什么?(象征)在这篇课文里,野草象征了什么?(象征中国人民长期抗战、顽强不屈的信念和精神)(板书:抗战力)

2、历史的车轮碾过70多个岁月,处在新世纪的我们重读70多年前的这篇文章又有怎样的启示呢?(学习种子顽强不屈、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3、生活中有许多不畏艰辛、奋然向上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具有这种野草精神的人吗?

四、总结全文

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想一想野草带给我们的启示!老师真诚的希望这些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能永远激励你们拼搏向上!最后老师想送给你们一首小诗:

我不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五、作业

1、背诵6、7、8自然段。

2、推荐阅读《包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