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提高朗读水平,要学会浏览。中年级是略读,高年级要开始锻炼浏览的能力,即阅读的速度要加快了。同时还要提高默读速度,一分钟要求在300字以上,以加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2.理解方面。

①对词语的理解。首先要求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理解,也就是在语言环境中,在上下句当中理解它的意思。其次要注意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包括褒贬及其中暗含的情感。再次要引导学生能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它的一些特殊的含义等。最后还要学会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由此可见高年级对词句的理解要求更加理性。

②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顺序是表情达意的,而且这里用一个关键词,要“揣摩”,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领悟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叙事、议论、抒情、说明等,可以逐步增加篇章的意识和概念。

从这一要求我们看到它已从中年级的把握主要内容扩展到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也就是不但要知道主要内容,还要知道它是怎么排列的。

③提高对记叙性,说明性、诗歌等文体的理解和把握。对不同题材的文章,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阅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3.拓展与积累。

高年级要求背诵诗文60篇,课外阅读100万字,课程标准通过数量的递增加速着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理解教材、把握重点上请大家注意这样几条:

①要抓关键词语,体会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要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他们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把词句的理解落实到位。比如说辛弃疾的词中有这样一句诗:“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很多老师都以为这里的“吴音”是指苏锡常这一代的话,但是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它说的吴音,实际上指的是江西上饶,辛弃疾当时就住在江西上饶的带湖,他说的吴,当时包括着江西的北部。还有“相媚好”,现在这个相媚,指互相取媚有点贬义,在这里是互相慰藉的意思。这样一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句子,它只能在语言环境中体会。

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如《在大海中永生》这篇文章,这样写着:“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的,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这里“低低的”,“缓缓的”,就是说飞机飞得低吗?飞得慢吗?这里的“低低的”,“缓缓的”,实际上是人的心情。小平同志离不开我们的祖国这块热土,人们也舍不得小平同志走。而这种情感,就像飞机也在那凝固了,是低低的,缓缓的。所以在指导这一段朗读的时候,完全可以用低低的缓缓的声调去读。

抓住关键词也是指导朗读的有利的资源。要善于推想词句的意思。五年级教材中有一首诗叫《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有的老师问我,说怎么把这样一首简单的诗放在这儿啊?我说这首诗简单吗?高年级要求要推想词语的内涵,对这里的“隐者”你推想了吗?这个“隐者”是不是个采药人?松下问童子,老师哪去了?“言师采药去”,肯定老师是个采药人。你联系一下时代背景,什么人才采药?在那个社会,是学问很高,道德很高,得道的人,乐善好施的人才采药。济世穷,给人看病啊,这样的人才去采药。还有在哪采药,什么地方采药?诗中说云彩当中采药。什么人在云彩中走?神仙。你看,隐者是什么?联系上下文一推想,是个得道的高人。因此我们觉得,像这种词语的内涵,是需要老师引导孩子们去推想的。

②要抓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③要抓文体的教学,就是要抓记叙性文章,还有说明性课文,诗歌的不同的教学重点。阅读不同样式的文章,课程标准上说得很清楚。比如说叙事性作品,课标上是这样要求的:了解事件的梗概,能简单的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实际上关于叙事性作品它提出了三条要求:第一了解梗概,要知道故事;第二要把握细节;第三要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再比如关于说明性的文章。说明性的文章阅读要抓两条:一要抓要点,课文写了,说明了哪几个要点;第二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定义法、说辞法、描述法等等。了解文中使用了什么方法。对诗歌作品的阅读教学这样要求: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关于诗歌教学问题,我特别请教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方智范教授,方智范教授这样说:

在小学阶段如何教学古诗文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还是在积累。这个积累在课程标准里做了量的规定。就小学六年,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熟读甚至背诵不少于160篇的古诗文。这个量的要求表明了我们在积累方面的重视。这里古诗词包括文言文的积累,我们不要紧紧把它看成是语言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其实它也是思想、情感、形象多方面的积累,包括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诗篇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一种营养,我想是终身受用的。为了加强积累,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课程标准里面特别重视诵读的方法。诵读非常有利于我们去感受中国汉语言的一种民族的特征。那种音律之美,声调之美,节奏之美有利于通过学生的发声器官,让他在视觉器官,也就是阅读和思维器官,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思想,直接建立一种联系的通道。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这些语言的模块,对这些优秀的古诗文,它整体的储存。所以这个诵读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快速反应的机制,当然它只是方法之一。

那么除了积累和诵读之外,在小学阶段要不要欣赏?我想可以有欣赏的要求,但是恐怕不能求之过剩。我们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求之过剩,做过多的理性分析,我想应该避免。现在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一般都是篇幅比较短小,思想情感积极向上,意境比较优美单纯,画面比较鲜明。语言上相对来说比较朗朗上口。像这样的一些作品,我想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它,甚至可以不求甚解。有些作品,它是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它的非常深厚的内蕴的。比方说杜甫的《绝句》。小学生从小就会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它具有非常优美的画面,也具有非常鲜明的节奏,琅琅上口。小学生一读就会,一读就能记住。但是后面两句呢?“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它表达什么意思?其实诗人杜甫的深意是在那个千秋雪的“千秋”和万里船的“万里”,是一种漂泊之感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但是这个小学生就未必完全能理解。我想让他们慢慢的去消化。随着他们人生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拓宽,他们就会对它的深刻的内蕴,会有所理解。所以我想通过古诗词的教学,积累诵读感受体验,就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打下比较好的精神修养的底子,同时也打好语言修养的底子。

最后再说说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声明,课时目标或者是他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叫做有模式而不模式化。什么叫有模式而不模式化?就是模式是要有的,所谓模式就是操作的基本顺序。而不模式化,就是不能千篇一律,不是说这个就不可以动。我们大体上提出来每堂课应该完成哪些东西,或者说重点应该完成哪些东西,当然随着课文的不同,年级、班级的不同,是必须有所调整的。

1.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原则上安排这样四项任务:第一,要建构本课的阅读话题。就是要明确这一堂课它的阅读话题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要研究什么。课文内容,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课文文体的形式等都要基本明白。第二,要把握本课的生字词,因为小学阶段,生字生词的教学是它的重点。第三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四是把握课文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这是一般情况第一课时应该落实的四项任务。需要说明的是年级的不同,第一课时的安排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可暂时不安排第四项要求;进入中高年级以后,第二项、第三项要求主要可在预习中解决,要逐渐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也就是通过预习自行解决生字词并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第二课时。①理解和应用。低年级以了解词句的意思或感受课文内容为主。低年级了解课文意思,感受课文主要内容;中年级以了解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主要内容,复述课文为主;高年级从文体、表达顺序、关键词语三个方面去理解。②熟读课文,生成积累。有些课文是要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熟读的。③可以在第二课时适当安排一些拓展性的阅读,结合所学课文以及开展读写结合的片断练习等。

强硬塞给学生的学习任务

回想上学年的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经历,结合今天我所听到的高老师的讲课和作业题目,想起自己在执教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绿色的和灰色的》一课时所遇到的尴尬。

这课的第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制定的: 1、认读本课的生字:灰、块、狐、狸、向、报、秘、密、张、哗、啊、送、叹。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在朗读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故事情节。我把“认读生字、新词并掌握”作为了教学重点,把 “通过朗读了解故事大概的情节”作为教学难点。在教学中为突破教学难点,我安排了“复述故事,了解内容”这一环节,结果这一环节占去课堂很多时间,学生对于生字的认读没有把握,对于新词的理解也不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也只是肤浅的三四次,整堂课显得学生被我生拉硬拽的赶着时间跑,师生都有些晕头转向的,当时我并不清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而今天的讲课使我找到了自己这堂课失败的症结,原因是:学段目标把握不准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理解仅限于了解词句的意思,对文章内容有所感受,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复述要放到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进行,而我却忽视学段的阅读差别,硬把中年级的理解应用放到低年级,强硬的塞给学生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