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校的灵魂,负有教育学生的职责,他们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教师的问题。为了解决新世纪教育面临的困境,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教师,希望通过提高教师的水平来改善学校教育。日本和美国学校的教师具有各自的特点,对中、日、美三国教师形象进行比较,无疑会对发展中国的教育有所启发。

一、日本教师的形象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它把发展教育作为振兴民族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日本已经认识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教育的成败也在于教师的水平。因此,日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支合格的、有献身精神的、受人尊敬的、待遇优厚的职业师资队伍,他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日本的教师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日本教育历史上,教师具有武士风度成了教育界的传统,“师魂通士魂”。日本明治19年(1887年),日本文部大臣森有礼锐意革新师范教育,制定师范学校令,规定教师要具有“顺良”、“信爱”、“威重”的气质,这对日本教师的形象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日本教育的近代化,日本教师具有了相当于低级官吏的社会身份,但在观念上仍保持着传统的圣职观念,成为掌握教授技术和广泛教养的圣职“教育者”,教师在人们心中具有敬业爱校、清正廉洁、勤勤恳恳等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师被赋予的作用是:①教师是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因而,应遵循国家意志,教化国民;②教师是现代文明的介绍者,因而,应不断介绍和教授新的文明;③教师是道德的规范者,因而,是生活中必要的习惯和道德的指导者,自身又是其体现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反省军国主义教育问题的同时,传统的教师形象全面崩溃,摆脱了“教师圣职论”的教师观,使广大教师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1947年 6月,日本教职员工会成立,通过了以提高教职员的社会地位和建设民主主义教育文化为目标的《宣言》,提出了“作为劳动者的教师”的新观点,教师是劳动者的观点引起日本社会的巨大反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