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的诞生说明人具有了自我意识,标志人的觉醒,赶超自然则意味着人开始有了自由──创造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享受的自由,其实质和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从人文精神这一视角来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合乎逻辑的结论只能是“培养独立个体”,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使命。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六个方面: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康德指出,科学只能解决事实判断,即“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做出价值判断,即“应该怎样”,不能指明前进的方向。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科学教学:注重学生体验

体验是指学生在参与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并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它强调学生亲历过程,伴有情绪反应,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

体验本身是一种能力,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有着不同的体验水平;孩子体验要具体化、生活化,可从“见”、“闻”二字做起,在多见多闻中,自有“感受的再感受”──体验的丰富与多彩;生活中处处有感受,儿童体验应重在“感受”,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见所未见,见而又见”和“闻所未闻,闻而又闻”中去博闻、强识;一次次感受和“对感受的再感受”,才有利于情感体验水平的发展,我们的认识是,也许深刻的感受可以视为你童年时代的体验。

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与孩子共享自然》中提及:科学的任务是描述事实是什么样子,但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感知是科学无法完成的。通过环境游戏和活动,孩子可以真正地接近自然,在掌握关于自然的知识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会受到自然启发,在更深层次上对自然有了理解。因为“感觉这个世界远比知道和理解这个世界更重要。当我们对某一种事物有了感情上的联系,我们就会产生从更深层次上去关心它的责任感。”基于“体验比理解更重要”的自然教育理念。让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