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这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

音乐艺术既是一种声音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音乐学习的教育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过程。因此,“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使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

本学期初任教一年级音乐,刚拿上新的音乐教材确实不知如何下手,后来通过自己不断查阅资料,学习新课标,观看录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认为“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课改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归宿,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现就自己在爱实际教学中的点滴做法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一、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过去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化,或是教师教,学生模仿唱;或者先学读谱再依谱唱歌等,使得学生感到音乐学习比较沉重,单调乏味。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转向多样,让学生在读中学、唱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内容比以前的教材要丰富,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点。在教授《好朋友》一课时由于是学期初,一年级学生刚入小学还不入轨,上课好动,有些孩子胆怯,我就利用歌曲教学作为切入点,走进学生中间,唱着走向某一个同学“你的名字叫什么?”,他就 回答“我叫××”接下来 我们互相拍手问好。这样既熟悉了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是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乐学、想学、自主学习的境地。

二、设自由探索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欲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创展的价值”,鼓励音乐创造,并拓展了“创造”这一新的教学领域。

在歌曲表演上,新课改打破以往老套沉闷的教学方法,改变“老师怎样做,我就怎样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创造,随着音乐和节奏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孩子的表现欲和创造力是十分棒的,你会发现每位孩子简直是很棒的表演家!在教授《动物说话》时,我让学生随音乐创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并模仿它们的叫声,于是,你看,教室里老虎、小鸡、鸭子、青蛙、小鸟等等,活灵活现、形态各异,教室里简直成了动物王国!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