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岁时,就学会使用筷子,到了我们幼儿园,别的孩子见到他用筷子,也吵着要筷子,可是又不会用,弄得饭菜到处都是。于是,我们也不让宝宝用筷子了。这周,我想用筷子是件好事,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学会使用筷子的过程,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巧性。我们是否可以规定3岁以上孩子可以练习使用筷子?

冬天,孩子穿的衣服多,每次出去玩的时候,换鞋子、穿衣服、围围巾、戴帽子,不光要花十多分钟的时间,还由于鞋柜附近的拥挤,孩子推推挤挤,时常出现哭哭啼啼的现象。我想起德国老师Freya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用一首童谣来引导孩子:“先脱大衣,再脱帽子,穿上鞋子,洗洗小手,静静坐到椅子上。”于是,我和老师编了两首结合我们幼儿园的童谣,外出前唱:“换上鞋子穿衣服,戴上帽子系围巾,戴上你的小手套,大家都来拉绳子。”回来进大门时唱:“松开绳子上楼梯,一个跟着一个走,脱下手套解围巾,摘下帽子脱衣服,再把鞋子换一换。”

孩子换鞋子的拥挤,原因之一是他们任意摆放鞋子,每次找起来费时间,如果每个人的鞋子固定一个位置,找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于是,我们给每个孩子的鞋子画了一个“家”。

节日不仅仅是过节的那一天,还包括事先的大量准备,尤其是在晨圈时间里唱有关节日的歌。李玲老师从元旦以后,就一直带着孩子们唱: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喝了喝了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虽然这首童谣有些长,但孩子们非常喜欢。我们1月23日开始放三周的寒假,2月13日开园。不可能和孩子们一起欢度春节了,但通过这首童谣,可以把中国人传统的过年方式带给家长。

2006年1月7日

爬来爬去

(2006年1月9日~13日)

我曾在工作回顾(9)中提到,给予孩子的选择不能过多,但阐述得不够透彻和完整。在Beyond the Rainbow Bridge(Barbara J.Patterson and Pamela Bradley著)这本专门讨论7岁前孩子教育的书中,我高兴地发现有这么一章,翻译如下:

我们和孩子的交流要一清二楚。如果我们以提问的方式要求他们,就造成了混乱。“把你的衣服挂起来怎么样?”或者,“现在,你能把衣服穿上吗?”或者,“你愿意把鞋子穿上吗?”这种说话的方式暗示,他们可以选择服从我们的要求或不服从。当我的儿子大约6岁的时候,我体验到这种不明确的说话方式的后果。一天我对他说:“难道你不愿意打扫你的房间吗?”他变得非常烦躁:“如果我说不,你会对我生气。”

许多年前,在学校放假的时候,我听到了另一种类型的含糊问话。一位妈妈对两岁的小女儿说:“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没有回答,妈妈再说一遍,“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仍然没有回答。父亲询问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了爸爸。爸爸接着问:“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开始哭泣。妈妈说:“她累了。我们回家吧!”很明显,要求孩子为全家做出决定,使她感到负担太重。

同样,当我们问小孩子想吃什么,他们的感受就像我们走进一家餐馆,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做出决定可以让人变得不堪忍受,甚至对于成人也是一样。当我的孩子渐渐长大,外出时,我们习惯把车停在霍华德餐馆门口。孩子们通常要吃冰淇淋,尤其天热的时候。我问他们想要哪种口味的。餐馆的广告上写着有28种不同的冰淇淋,每次进餐馆后,儿子保罗都要听我说28种冰淇淋的名字。那么多的选择一定把他弄晕了,最后他总是说:“我想要香草味的。”

询问孩子想穿什么或想做什么,在孩子内心会产生一种类似的感觉。我们过早地呼唤出孩子身上“我要”的个性。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的喜欢和不喜欢。当他们吃饭、穿衣、上床或和妈妈一起去商店时,“我要”变成了他们词汇的一部分。在超市,我们都亲眼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或亲身经历过:“我要”巧克力、糖果,或某种特别的零食,如包装盒里有个小玩具。

长远来看,给予孩子的选择孕育了自我主义: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需要不太敏感。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就像给他们的心灵投放了一种毒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也许不想做生活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学校的工作、家务劳动,或花园里的杂活。我们和青少年之间的冲突,经常是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没有比这种投其所好的方式更加令孩子没有安全感和不满的了。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